【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秦皇岛:能源转型逐“绿” 经济发展添“新”
发布时间:2025-07-17 17:07:04 来源:冀时客户端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秦皇岛市立足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海陆风光、抽蓄、氢能等新能源开发,积极探索"绿电+"发展新模式。从广袤的光伏蓝到绵延的风车阵,越来越多的绿色动能,推动当地能源转型逐"绿",经济发展添"新"。

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

在秦皇岛市昌黎海域,我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一一秦皇岛市180万千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正酣。目前,项目已完成相当于6个篮球场面积的光伏板网架平台吊装。

华电秦皇岛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光项目安全总监 李强:

我们这个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周期是一年半,从2025年1月份到2026年的6月份,涵盖了升压站工程、海上光伏区施工工程、海缆施工工程和送出线路工程。

秦皇岛市180万千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包含河北华电昌黎500兆瓦、国华投资秦皇岛昌黎500兆瓦、中电建秦皇岛昌黎300兆瓦、中电建秦皇岛昌黎500兆瓦4个海上光伏试点子项目,总投资约14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可以达到27.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可以达到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215.95万吨。

秦皇岛市发改委主任 关金一:

项目建成投产后,其发电量将占全市新能源发电量的27%左右,可满足当地49%的用电需求。届时,秦皇岛市新能源年发电量将达到100亿度,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可以达到50%以上,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显著提升。

海上光伏不仅能够提供绿色能源,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也效果明显。

秦皇岛市西港新城开发建设办公室三级调研员 张魁:

像海上光伏项目的钢桩在海里,它就可以为扇贝等滤食性动物提供生存场所,减少海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同时,项目还包含"渔光互补"的内容,在光伏控制区内,进行鱼类养殖。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这些养殖鱼类也将成为减少浮游生物数量的重要力量。

依托丰富海陆风电资源,秦皇岛市大力推动抽水蓄能、风能、光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突破式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绿电+"发展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新能源项目35个,总装机291万千瓦,总投资145亿元,年发电量46亿千瓦时;在建项目39个,总装机542万千瓦,计划总投资约342亿元,年发电量约73亿千瓦时。

秦皇岛市发改委主任 关金一:

我们将依托秦皇岛市海域的丰富资源,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让海风刮来效益、让阳光晒出效益,以能源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编辑:郝若羽

责编:周欣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