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滹沱河觅食的尖尾滨鹬。高玉喜 摄
“快看!它们可是稀客,一般很难见到。”7月18日,滹沱河灵寿段,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高玉喜蹲在河边,用相机的镜头对准了浅滩上几只灵动的水鸟。
快门声轻响,画面定格——体型小巧、尾羽尖细的褐色鸟儿在水中啄食。
为啥说它们是“稀客”?
高玉喜指着水面,轻声解释:“尖尾滨鹬生于西伯利亚东北部,越冬要飞到马来半岛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迁徙的时候才从咱们这儿过,以前基本上不在这儿停,想瞧见可不容易!”
说话间,浅滩上的小家伙们开始活跃起来。一只尖尾滨鹬突然把嘴扎进水里,脑袋一点一点的,猛地一抬,三两下便将猎物吞下。不远处,另几只尖尾滨鹬小步快跑,脚蹼踏得水面泛起细碎涟漪,羽毛在阳光下泛着褐色的光泽。
“它们是在觅食。”高玉喜笑着说,“滹沱河环境变好后,各种水生动植物增多,为鸟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休憩环境。”
尖尾滨鹬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滹沱河了。
“去年8月,我们就在滹沱河藁城段发现过几只。”高玉喜回忆说,“这次一下子就看到6只。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王宪)
编辑:郝若羽
责编: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