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透露干洗藏猫腻 记者教您干洗“绝招”
发布时间:2013-04-11 09:35:12 来源:民生关注


消费晴雨表,锁定民生质量报告。天儿越来越暖和,人们开始换上了春装,这会儿,很多人会把冬天的厚衣服洗洗放起来,换季的时候洗衣店随之忙活起来,不过,把衣服送到干洗店洗有时也不靠谱儿,这里面藏着哪些猫腻呢?经过十多天的明察暗访,民生记者将为您揭开干洗的秘密。

干洗店工作人员:现在周六日每天百八十件。

记者走访了多家洗衣店后了解到,近半个月以来,大部分洗衣店的业务量较平常都增加一倍以上。不过,自己花了不少钱去进行干洗,但是有时候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市民:遇到过给自己洗坏的。

工作人员:有一些顾客来着说自己再一些店洗坏了,羊绒的什么的小店给洗缩水了,来这修补一下。

这让一些市民产生疑惑,自己送去的衣物到底有没有享受干洗的待遇呢?

市民:感觉有的并不是干洗。

其实,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一些干洗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成本和设备的原因,确实存在水洗冒充干洗的情况。

记者:他们说现在洗衣行业比较乱,有拿水洗当干洗的?

工作人员:有。因为现在干洗机价钱高,假如洗衣服太便宜肯定得水洗。要是衣服少的话肯定水洗,干洗多贵呀一桶液就8000多,一开机电费就二十多。

工作人员:不一样肯定不一样,光干洗剂不同的一桶就差两三千,加的辅料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有的亮透有的发乌。年前那边有个店把貂的衣服这么长洗成这么长了。

省洗涤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赵龙庆:现在的洗衣店基本上都是有干洗机和水洗机,干洗的成本相对高一点,现在石油都在不断地涨价,干洗溶剂也是一样的道理。成本高了以后避免不了有极个别的店可能会以水洗冒充干洗。

记者:市场上设备比较正规的干洗店大概有多大的比例?

省洗涤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赵龙庆:我估计能占到30%到40%。就是比较专业化的洗衣店。大部分还是家庭作坊这种,小的比较多一点。它有干洗机,但是干洗机能不能用不敢保证。如果消费者每次去都看不到干洗机在运转,那可能就得考虑一下是不是干洗了。备不住有些就是放一台比较陈旧的机器,可能连电源都没有,干洗液,储液箱里是没有的,就是个空机器在那儿放着。这种情况极个别店是有的。简单的鉴别方法,可以闻一闻这个衣服,水洗的肯定有洗衣粉的味道。干洗的会遗留一定的干洗剂的气味,但是不会太大,因为全封闭干洗机是洗完以后自动烘干的,所以(溶剂)挥发得非常快,不会有太大的异味。也可以看衣服里的标识,水洗以后是褶皱得非常厉害的,干洗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仅仅靠闻味儿来判断是干洗还是水洗,也不是很靠谱儿。再说了,要是那么容易被辨别出来,这些违规干洗店也早就老实了。那么,还有什么好办法能辨别衣服是干洗还是水洗的呢?

其实,所谓干洗就是在洗涤的过程中不是用水而用干洗剂,现在市面上有石油和四氯乙烯为原料的两大类干洗剂。

省洗涤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赵龙庆:区别是石油的比较柔和一点,比较适合洗羊绒这类质地比较柔和的服装。四氯乙烯干洗剂的去污能力比较强,有些重污染的服装洗涤效果比较好一些。

一般来讲,如果仅从外观和气味上来看的话,普通市民不容易进行有效地辨别。那么,该如何较为科学地区分干洗和水洗呢?

现在我面前的烧杯里面一个装的是四氯乙烯,一个装的是水,我们将两块手帕纸分别放在烧杯里进行搅拌。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放在水里面搅拌的这帐手帕纸已经变形,缩成一团,而放在四氯乙烯里面搅拌的手帕纸质地并没有发生变化。

看来手帕纸是否保持原来的形状是辨别水洗干洗的方法之一。如果您感觉这个方法可能产生误差的话,我再给您介绍一个更为科学的方法,这是一块泡沫,我从上面掰下一块来放在水里,大家可以看到,泡沫漂在水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再掰下一块放在四氯乙烯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泡沫在几秒钟内溶解掉了。有人可能说了,除了四氯乙烯还有石油干洗剂呢,你别急,这个小烧杯里放的是食用油,我们将食用油滴在手帕纸上,因为无论石油还是四氯乙烯都是溶油性物质,都能将手帕纸上的食用油溶解掉。根据手帕纸、食用油、泡沫的变化,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辨别出洗衣店到底是干洗还是水洗。

也就是说,如果纸严重变形了,上面还有很重的食用油的味道并且泡沫还在,那一定是水洗。如果纸没有严重变形,里面没有了食用油味并且泡沫没了,则证明是四氯乙烯干洗。如果泡沫还在但是纸没严重变形并且没有了食用油的气味,那么证明是石油干洗。

在上面简单实验的基础上,记者又做了一次实地测试,拿着五件衣服分别送到市里的五家干洗店清洗,看看这些洗衣店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干洗。

记者选取了半棉运动服、羽绒服、西服、面上衣、羊绒夹克共五件衣物,都在衣物里面放上了滴有食用油、包有泡沫的手帕纸,分别送往不同的洗衣店一探究竟。

记者:准备怎么洗啊?

工作人员:干洗。这一组是半棉的,也算是棉的。二十。

记者:是干洗不?

工作人员:对,连洗带整形的啊。

记者:干洗跟水洗什么区别呀?

工作人员:干洗都是大机器出来的,要是水洗你在家里洗衣机就能搅,但是我这里没有那种。

工作人员:干洗。

工作人员:干洗。

记者将五件衣物分别送往槐中路、青园街、东岗路、汇通路、槐安路上的五家洗衣店,这五家洗衣店有的店里面有专业洗衣设备,有的店里面没设备,店面大小也不一样。价格分别为20元、25元、12元、25元、35元,同样的衣服,在这几个店里,价钱能差出一倍来。

工作人员无一例外表示是干洗。不过,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家洗衣店出具的取货小票上面打的竟然是水洗。

记者:我看小票上打的是水洗?

工作人员:没事。它这个是乱打的,一出来就是这个,没法儿改。

记者:哦,没法儿改?

工作人员:对。我们这个有时候就是一个大概的类别,不是说它这个就是标准的。

记者:我怕洗坏了?

工作人员:没事儿,洗不坏,放心吧。洗坏了赔你。

甚至有的洗衣店对一般而言并不能干洗的羽绒服承诺的也是干洗。

工作人员:干洗。

记者:干洗多少钱啊?

工作人员:这样的(羽绒服)二十五,这样的十五。

最终记者送洗的这几件衣服,究竟是干洗的还是水洗的呢?洗衣店洗衣都藏有哪些猫腻呢?请继续关注明天的民生质量报告,我们将为您揭开谜底。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