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
发布时间:2012-09-27 13:16:11 来源:百度旅游

 

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内,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原名“龙藏寺”,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

隆兴寺的主要建筑天王殿、摩尼殿、弥陀殿、戒坛、大悲阁等,都顺序分布在中轴线上。

大悲阁又称佛香阁、天宁阁,是隆兴寺内主体建筑之一,阁内有铜铸大悲菩萨像,高21米,有42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正定大菩萨。

摩尼殿以其建筑形制奇特而著称,平面呈十字形,这种建筑在中国宋代仅有此一例。殿内的壁画、彩色倒坐观音像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隆兴寺的北侧有荣国府,是按照中国文学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和宁荣街所建的仿古建筑群,有兴趣的人不妨一游。

门票:40元

开放时间:9:00-16:00

最佳旅游时节:秋季最佳。受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普遍高温,秋季最宜人。

交通

1.公交:从石家庄火车站(或北国、运河桥、建设大街北国以北的路上)乘201次或31路公交车(都是2元)到正定汽车站,转乘正定1路公交车(一共3元)。

2.出租:石家庄市内打的直接到隆兴寺,大概30元。

3.自驾:沿107国道一路向北,107国道旁有景区引导牌,很容易就能找到。

 

文化地理

历史宋代及宋代前的建设情况

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宋开宝四年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扩建龙兴寺,修建大悲阁,并铸造起七丈三尺高的千手千眼铜观音像,因此又俗称大佛寺,河北民间有“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 由此一组宋代建筑拔地而起,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群。由此,龙兴寺遂跃为“河朔名寺”而倍受历代封建皇室的重视。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驻跸,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可见当年这里晨钟暮鼓,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南无”声声的历史盛况。

元、明、清的建设情况

元代曾多次赐金重修,并赐田亩、经卷、长明灯钱资助寺院的经济和佛事,致使龙兴寺僧徒增多,规制完善,日臻隆盛。著名高僧胆巴曾一度住持隆兴寺,并施白金千两重修大觉六师殿。明万历年间敕修寺内主要建筑和佛像。清朝康、乾二帝出巡曾多次与此住架,拈香礼佛,以祈皇图永固。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两度奉敕大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宫,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达到了鼎盛时期。康熙五十二年赐额“隆兴寺”,并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清朝末叶至民国年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战争频仍,隆兴寺也随之颓败。清咸丰八年,西路行宫被天主教堂侵占,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圮,僧堂损漏。寺院游僧日少,门庭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兴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保护。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53年成立专门文物保管机构至今,国家屡拨巨款对寺院进行修葺和扩建,使古刹逐渐恢复其盛世风貌。正定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北15公里的地方。西望太行山,南临滹沱河,素有“燕南古都,京畿屏障”之誉。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分别从县城东西两侧穿过。城内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隆兴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正定县城东隅。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