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石家庄市社保中心近期聘请第三方对全市工伤保险协议机构开展飞检,有效保障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这也是全省首家开展此项工作。
此次检查范围涵盖自2023年1月1日至今,所有与石家庄市社会保险中心签订服务协议的67家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重点检查其在就医管理和诊疗服务中的合规性。在就医管理方面,杜绝冒名顶替就医、虚假住院、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确保门诊、住院登记及病历记录完整真实;在诊疗服务方面,审查诊疗项目是否符合相关目录和规范,防止过度检查、治疗、滥用药品及提供与工伤无关的诊疗服务。费用结算合规性:着重检查收费标准与结算申报环节。收费上,核实是否符合物价部门规定,杜绝擅自提高标准、分解项目等行为,确保收费与实际服务相符;结算申报上,审查是否如实提供材料,有无虚报、多报费用等欺诈行为,保证结算清单与病历、医嘱一致。信息管理准确性:全面评估协议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与数据维护情况。要求信息系统健全,能实现与经办机构信息实时传输共享,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及时;数据维护上,需及时更新职工就医、治疗、费用等信息,保证数据动态准确,从而全面掌握各类协议机构在服务过程中的真实状况,为后续监管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石家庄市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飞检旨在准确掌握工伤保险协议机构履约情况及潜在风险隐患问题,加强整改监督,强化结果运用,从而进一步健全监管长效机制,规范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的医疗行为,实现对协议机构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检查推动各协议机构严格遵循服务事项,坚决遏制骗取工伤保险基金的行为,切实维护基金安全。此外,以规范协议机构日常管理为抓手,建立“有退有进”的动态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工伤保险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为工伤保险事业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石家庄市社保中心将扎实推进工伤基金使用的常态化监管,定期开展大额费用专项检查和医疗机构现场检查,夯实协议机构的主体责任,共同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和工伤基金安全运行。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王静)
编辑:郝若羽
责编: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