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师傅好样的,是咱行唐见义勇为的英雄!”“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他值得我们的尊敬……”在行唐,“见义勇为勇士”“最美退役军人”孙然跃入颍水河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
孙然是行唐县南桥镇东杨庄村人,1957年出生,1976年参军,1981年退伍回乡。目前,他是河北省行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一名维修工,负责颍水河两岸亲水平台路况维修。
2024年3月21日,正在颍水河亲水平台施工的孙然,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大喊:“有个小孩儿落水了,快来救人啊!”经常在颍水河周围巡视、施工的孙然对这片水域情况了如指掌,“梯田形的结构,深处接近四米。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一旦掉进去也会有生命危险。”
孙然立马放下手头工作,边脱棉衣,边冲向50米外的事发地。此时,孩子在水里挣扎,正接近深水区。千钧一发之际,孙然翻越一米多的石头护栏,跳进水里。早春的河水冰冷刺骨,孙然一只手用力托起小孩儿,另一只手奋力划向岸边。岸上的人也伸出援手,将孙然和孩子拉上了岸。孩子得救后,孙然悄然离开。
“已经68岁了,40多年没下过水,万一自己也没能上来怎么办?”家人知道孙然救人的消息后,忍不住心疼和后怕。“你不懂,我们当过兵的人都有一个信念,当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一句沉甸甸的话,孙然说得云淡风轻。
这不是孙然第一次勇救落水者,同样的情景,大约50年前也曾经上演过。
1976年6月,孙然在北京军区某部队服役时,和战友遇到一青年落水。孙然和其他战友争相跳水,一块儿将落水青年救上岸。没有人知道,那时孙然还不会游泳,只是参军前在村边的水渠里扑腾过几回。但他却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部队学习的第一课,我就记住一句话,当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勇往直前。”孙然说。
孙然不仅是一名退役老兵,还是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从部队退役后,孙然回到家乡行唐县东杨庄村。军人退役不褪色,在汶川地震、抗击疫情中,他多次带头捐款捐物。平日里,孙然是乡亲们眼中的“热心肠”:谁家农活儿忙不过来,他二话不说就去帮忙;村里老人行动不便,他主动代买生活用品;邻里间偶有矛盾,他也耐心调解,用真诚化解纠纷。
如今,孙然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严谨与担当。他每天清晨提前到岗,仔细检查河岸设施,确保每一处路面平整、护栏牢固。同事评价他:“孙师傅干活儿从不马虎,再小的细节也要做到最好。”在汛期,他主动承担起巡查任务,与工友每日沿河巡视,发现破损的围挡或松动的砖石,立即进行修补。
“虽然年龄大了,但我们仍要发挥余热,为守护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点贡献。”孙然说。
“守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孙然反复提及的一句话,正是退役老兵保家卫国、一心为民的不变信念。这条信念经历40多年的洗礼和锤炼愈加坚定。
这名老兵用一次次的行动告诉人们——褪去军装,但军魂永驻。
孙然救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24年7月,孙然荣登中央政法委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同时,荣获石家庄市“优秀退役军人”称号。(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王傅玥)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