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
旅行、研学、培训等消费需求
持续升温
为帮助家长、同学们
规避风险、理性消费
石家庄市消保委针对暑期消费特点
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一、食安为先,守护舌尖上的清凉假期
暑期气温攀升,食品易变质,购买食品时,建议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型商超、农贸市场或证照齐全的线上平台,仔细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及储存条件,避免购买“三无”产品。炎炎夏日,冷饮、冰淇淋成为消暑热门,但要警惕街头流动摊贩自制食品的卫生隐患。外出就餐时,推荐选择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环境整洁、采用明厨亮灶模式的餐厅;用餐前注意检查菜品新鲜度,避免因饮食安全隐患引发身体不适。
二、行前规划,安全畅享旅途好时光
石家庄夏季高温多雨,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偶有发生。计划自驾游的市民,出发前务必全面检查车辆状况,提前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沿途及目的地天气,合理规划行程,避开地质灾害高发区域。若选择市内周边景区游玩,可通过景区官方公众号、小程序提前预约购票,了解限流政策,避免因客流高峰影响体验。跟团游时,要认准具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旅行社,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行程安排、食宿标准、购物安排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切勿轻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的“低价游”“免费游”广告,防止落入“零团费”“负团费”陷阱。
三、理性报班,为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暑期各类教育培训市场火热,家长为孩子报名校外培训班时,要登录“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核实机构办学资质。首先查看机构是否同时具备《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其次了解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是否规范,通过查看培训场地明显位置的师资情况公示信息来确认;还要了解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急救安全设备是否完善、场地设施是否安全,尤其要注意孩子所在培训机构的建筑安全,切勿在彩钢板类建筑内参与培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体状况综合考虑来选择培训项目;缴费时要注意签署《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不要一次性缴费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超过5000元。
四、谨慎消费,守护财产安全不放松
暑期线上购物、直播带货活动频繁,消费者要通过正规电商平台购物,谨慎点击陌生链接,切勿在非官方渠道输入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参与抽奖、拼团等促销活动时,仔细阅读活动规则,警惕虚假中奖信息。为孩子购买电子产品、学习用品时,选择正规商家,注意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此外,近期石家庄部分商圈推出暑期消费优惠活动,参与时要留意活动细则,避免因误解规则导致消费纠纷。
五、留存凭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过程中,务必主动索要发票、收据、电子订单等消费凭证,妥善保存聊天记录、宣传广告、合同协议等相关证据。若遭遇消费纠纷,优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12345、12315热线、“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石家庄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理性选择消费项目
若遇消费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
暑期消费环境
供稿:石家庄市消保委
编辑:梁堃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