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风采。
学不忘国 学不忘民。
校园一景。
拥抱未来。
辛集中学。
体育强校。
学生公寓。
河北辛集中学,再一次成为教育界的亮点。
正值盛夏,走进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河北辛集中学,一块巨石上“学不忘国、学不忘民”八个大字摄人心魄。高大的树木为校园增添阴凉的气息,盛开的鲜花正在迎接夏天的热情,教学楼图书馆安静整齐,目及的一切都令人肃然起敬。
作为河北省重点中学的河北辛集中学,虽然位置在辛集,但直属石家庄市教育局。砥砺奋进,不断创新。多年来,立足“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融合传统优势,发挥自身特色,深入践行“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理念;按照“德育立校、教改兴校、文化强校、节俭办校、依法治校”思路,打造了令人瞩目的“幸福教育”品牌,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风雨同行,岁月如歌。
经过多年实践,这所学校秉承“学不忘国 学不忘民”校训,发扬“团结、严谨、求实、奋进”校风,按照“德育立校、教改兴校、文化强校、节俭办校、依法治校”思路,围绕“一个目标”(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实现“两个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向满足社会各层次人才需求,有扎实学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转变;追求教育质量的高水平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大力抓好“三个提升”(办学条件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毕业生,受到各界的称赞和尊重。
河北辛集中学,位居燕赵,与民同心,与爱同行,与国同梦,一个个由辛中精心培育的翩翩少年,正在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着青春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进辛集中学,感受她不一样的气质和品质。
打造实力强劲的名师团队
一所学校的地位如何、影响几何,首先要看它的师资力量。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辛集中学学校党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狠抓主题教育,通过理论中心组、党委会学习等形式,确保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教师学懂弄通做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意识、努力再建新功。
特别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入扎实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取得新的成果,通过思政专题课、主题团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将其落到实处,这进一步提升了骨干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
“我们致力于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通过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研究解决学校规划、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招生录取、教育教学、专项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校党委书记李敬考说,学校致力于做好党建示范校建设,努力用党的政治思想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其中,“红色传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建工作模式获河北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优秀案例和石家庄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李敬考说,在狠抓党建基础上,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青年教师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情况,辛集中学根据这些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学历层次较高、工作热情高等特点,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形成特色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舞台,使其成为教学骨干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辛集中学青年教师职后的一个发展目标是:“三年出师,五年胜任,八年名师”。也就是说,通过学校培养和自我培养,入职以后、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要研究教材教法,掌握教学技能,熟练驾驭课堂教学,在讲台上站稳脚跟,形成个人教学思想;三年以上,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独立进行科研探究,有一定的课改精神和创新能力,成长为熟手型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形成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五年以上,八年左右的青年教师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主持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研究,撰写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编写校本课程,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或市级学科带头人,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此外,该校还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锻炼的舞台,推选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比赛,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赛”“创新教学设计赛”“优质课比赛”“现场说课比赛”等。通过真诚的交流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
辛集中学还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选聘制,从选聘条件、选聘办法、聘期、导师工作职责及奖励待遇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导师选聘及后续工作进行了规划指导。通过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经常性地和青年教师交谈、沟通,帮助青年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个人奋斗融入到教育教学上,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断追求崇高理想,鼓励青年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这所学校还特别注重老中衔接,重点加大青年教师之外其他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育。
业界人士表示,该校这种做法是一个重要创新,对于打造名师矩阵有着重大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河北辛集中学的骨干教师们,有的曾问学名校,有的曾负笈海外。他们充满活力,愿意为学生付出奉献,正迅速成长在这个崭新的平台上。
在大家看来,辛中的老师有一种特殊的责任、特别的担当。他们凭着一种“含辛茹苦、抛家舍业、执着追求、不改初衷”的拼劲,使得学校辉煌鼎承、继往开来。
相信这些优秀的教师定将继续不负热爱,在三尺讲台上演绎自己职业生涯的精彩篇章;相信他们正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名师团队!
打造优质高效的育人课堂
有了名师,还要有高效的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
这是育人的平台,也是育人的本色,抓住了高效课堂,就抓住了育才育人的关键。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河北辛集中学,正在以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为教学改革勇敢探索,奋力先行。
为此,河北辛集中学立足本校实际,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推出了“三维五元和谐课堂”,走创新发展之路。
“三维”是教学主体,“五元”的灵魂是能动,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又点燃教师的授课激情,彼此感染,良性互动,课堂和谐高效。这种探索促使“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向“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飞跃式转变。
河北辛集中学以“本土、多元、生活、高考”为主旨,开发了包括高考拓展类、地方文化类、走进生活类、中华传统文化类四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发挥课堂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形成了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一方面是课堂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是教师评价标准,以保证和谐课堂的有效推进。学校还建立了“学生满意课堂问卷调查制度”,让学生评价教师,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提倡“幸福教育”,举办幸福教育论坛,构建家校合作机制,营造了浓厚的“教师幸福教,学生幸福学”氛围,让学生终生受益。
学校还推进新课标,探索新课改,实施新教材,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推进新课改实施,明确高中培养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每当站在讲台上就充满了幸福,因为那一刻心中只有孩子和希望。”特级教师刘彦惠老师说:“用火热的青春点燃希望,用一生的躬耕弹奏辛中华美的乐章,是所有辛中人最大的幸福!”
“现在的课堂教学非常灵活,我们都愿意和老师交流,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习的效率也非常高。”一位高二的同学这样说。
培养有担当有作为的优秀毕业生
理念是引领,名师是支撑,课堂是平台,最终育出是人才。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比如,科学设置各类兴趣班,骨干教师组织各类竞赛,如信息大赛等。除此之外还开设了篮球、乒乓球特色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今,学校现有社团40余个,如绘画社、摄影社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社团成员中,像朗诵社有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学社有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的;文学社多名学生的作品经常发表;多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社刊;我们的国学社荣获全国优秀国学社团称号;爱心社也就是“河北辛集中学幸福传递志愿服务队”荣获了国家表彰。
值得自豪的是,建校70多年以来,辛集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比较著名的,包括刘明璞中将、中科院首席科学家高小山、航天科技集团货运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白明生等。
白明生毕业于河北辛集中学95班。他这样说:“辛中是我一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里程碑。小时候在山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河北辛集中学这三年决定了我今后的生活。”
去年,天舟4号货运飞船飞赴太空,央视《面对面》专访了货运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白明生。这位辛中优秀的毕业生,为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作出了杰出贡献。
另一位著名科学家范彦铭,毕业于辛集中学77班。他毕业后的工作实绩同样突出,主持研制了航空母舰上J15、J30等系列舰载战斗机,实现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多个零的突破。
我们从这几位顶尖科学家的非凡事迹,可以看出辛集中学培养人才有着自己的方法和优势。
在辛集中学,家庭困难学生一直受到格外关注。多年来,浙江省新华爱心基金会通过辛集中学,专门资助学习特优、家庭特困的“双特”学生。这些学生被称为“珍珠生”,由“珍珠生”组成的班级即“珍珠班”。
“珍珠生”在辛集中学的三年,免学费、免住宿费,并且每年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费。升入大学后,这些学生还可以继续接受资助。如今,全国一流重点大学都有“珍珠生”的身影,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安交大、香港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
辛中人团结奋斗,奏响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凯歌,绘制了一张张令人振奋的捷报。
建校70多年来,统计的数字显示,河北辛集中学已经为国家培养了5万余名优秀人才,600多人次在奥赛、省市体育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等大赛中获国家级或省级奖励,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先进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科研先导型学校”“全国百强中学”“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集体”“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全面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或奖励近百次,并连续多年保持“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
一次次拼搏,一块块奖牌,荣誉满满,收获颇丰。
处在新时代的河北辛集中学,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斗志、更为科学的理念、更有特色的教育、更加强大的师资、更为科学的运动、更具智慧的管理,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教育强国”的建设贡献辛中力量。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