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敲开高端之门
发布时间:2012-10-30 08:15:17 来源:石家庄日报

石家庄四药转型升级赢得市场先机 前三季度利税逆势增长50%

在当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市不少企业受到市场“寒流”的侵袭,盈利空间大大缩减,甚至陷入发展困境。然而,当我们来到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时,却听到这样令人振奋而自豪的声音:“我们公司实现逆势增长,1至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税2.6亿元,同比增长50%,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力争30亿元!”

四药人何以这样“神气”与自信?“一个接一个大手笔、高标准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快了我们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为我们赢得了市场先机!”石家庄四药董事长曲继广一语道破“天机”。

以技改项目建设引领企业“破茧成蝶”

10年前,记者第一次走进石家庄四药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的厂区时,感觉很“空旷”,而今却感觉这里“密密麻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一座高大、亮丽的厂房。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大输液为主,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制药企业。曾经饱受“一瓶输液价钱卖不过一瓶矿泉水”的行业低利润困扰。在许多企业以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为企业增效的重要举措之时,石家庄四药却率先踏上以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破茧成蝶”之路。用董事长曲继广的话说:“石家庄四药要做高端输液产品生产商,只有进入高端市场,我们才有未来!”

正因为如此,2002年,石家庄四药紧紧抓住搬迁改造的有利时机,瞄准市场前沿,分步骤、分阶段地投资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了软包装输液生产基地,项目不仅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还填补了该领域省内多项空白,实现生产工艺和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准接轨。

2005年,在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石家庄四药为优化产品结构率先引进全封闭灌装机生产线,不仅将生产效率提高数倍,安全性参数也得到优化。此后的几年间,石家庄四药逐年加大高附加值塑料瓶和非PVC软袋包装输液的产能, 至2008年,软包装输液产量首次超过玻璃瓶输液。2010年,石家庄四药开发的非PVC多层共挤膜双管双阀输液一经上市,便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

立足国际化视角,石家庄四药新近建设了省、市重点工程现代化制剂及物流配套技改项目,成为四药调结构、转方式,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之举。目前,项目已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年产软袋输液6亿袋,产能扩大一倍,生产规模和效益相当于再造一个石家庄四药。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车间从破土动工到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只用了一年半时间,比其它企业至少提前半年时间认证,在市场上时间就是效益,所以我们牢牢把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据统计,从2002年开始,石家庄四药平均每年技改投资都在1—2亿元之间,十年来总投资15亿元以上。目前,石家庄四药生产规模雄踞国内同行前列,年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环比增长20%以上,连续五年跻身中国制药工业百强行列。今年8月底,石家庄四药又开工建设总部搬迁项目,计划明年底竣工投产,届时生产规模和效益将进一步提升。

超前谋划,果断实施。石家庄四药正是以技改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得以牢牢站在市场大潮的“潮头”。

打造中国输液制造“标准对照品”

石家庄四药的技改创造了业界传奇,有“神来之笔”的美誉。“神”就神在其融合了智慧与魄力,彰显了高标准和创新精神。

“如今的技改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设备、工艺的更新改造,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集成化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石家庄四药副总经理高淑平介绍说,石家庄四药遵循“创新优先,自动化优先,节能优先”和“凡是新建项目都要保证世界范围内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落伍”的原则,把技改工作常态化。尤其是借助重点技改项目平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参与国内中高端和国际市场竞争为落脚点,对标欧盟一流药企蓝本,全力打造中国输液制造的“标准对照品”,在药品质量风险控制、节能环保等关键环节上实现创新和突破,走出了一条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路。

“我们这座现代化综合制剂车间就是对标世界一流的输液生产、质量设计理念,在国内同行业首家引进了欧盟标准的工艺设计,国内首家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全自动封闭药液输送、在线称重和集中配制系统及全自控存储及输送系统,极大减少配制和生产过程产生的差错和污染,质量水准大为提高,产量日均增加近一倍;国内首家采用的一步法双向拉伸中空成型技术,全面提升塑料瓶输液包材质量安全系数……”说起最新建成投产的现代化综合制剂车间的优点,高淑平如数家珍。

通过技改,四药成功实现了生产流程再造。例如传统的输液工艺设计,每条生产线都有一个单独的配料系统,而记者看到,在现代化综合制剂车间,所有的生产线的配料环节集中设置在一个配制单元,采用全自动粉体输送系统,集中投料,集中配制,原本需要10多人4条生产线的药液配制现在只需2人进行电脑控制即可,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而持续的技术改造,也为四药研发生产高附加值新品,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打造了过硬平台。在现代化综合制剂车间里,记者看到当今国内最先进的高速塑瓶和软袋自动生产线,看到市场畅销的高附加值塑瓶产品及发达国家应用最广泛、安全性最好的双管双塞非PVC软袋输液产品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准备“奔”向广阔市场。目前,四药主导产品已涵盖玻璃瓶、PP塑料瓶、非PVC多层共挤膜所有包装形式,品种规格达两百余个,成为国内输液行业包装形式最全、规格最多、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据四药销售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60%的效益来自高附加值产品和塑料瓶输液。

高科技技改还为石家庄四药产品“赢”销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三年,四药累计投入8亿多元,大量推广、应用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工艺、新技术,使产品具备了打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其中,现代化综合制剂车间已通过澳大利亚TGA药品认证等,目前正抓紧申请由36个国家组成的PIC/S组织认证和欧盟认证,将为企业开拓欧美高端市场及其他新市场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助推企业在输液产品出口额居国内同行第一、连续3年出口增长20%以上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战果”。

技改助“绿色制药”之路越走越宽

行走在石家庄四药新厂区,似乎有种“逛花园”的感觉。这个“花园式”企业给每一个到访的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石家庄四药倡导“绿色制药”理念,注重将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综合利用资源等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技术改造等每一个具体环节,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作为一个用水大户,石家庄四药为了节约水资源,不断进行工艺革新,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如将洗瓶用水全部进行回收处理后通过管路输送到车间粗洗岗位、动物饲养室、洗手间再利用,同时将生产中使用的蒸汽冷凝水收集,先通过换热器加热洗澡用水,然后用于取暖用水,降温后再排入循环水池再次利用,使制水工艺的水利用率达到90%。通过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年节电量可达200万千瓦时。制冷站冷却水循环泵和热水供水泵实施变频改造后,大大降低了用电负荷,日节省电能500多千瓦时。

在新建生产线上,四药装备动力总监崔永斌指着两个“个头”较大、造型不一的制水设备向记者介绍说:“这就是我们在国内首家引进的热压式蒸馏水机,一个是卧式、一个是立式,与传统的蒸馏水机相比,折成标煤节能高达53%。这一设备还有个优点就是用低压蒸汽就可以满足正常运行,传统的多效蒸馏水机要求蒸汽压力3公斤以上,现在设备只需要2公斤左右即可保证正常运行。”

通过对水电气的改造,石家庄四药产值翻了数倍,而水电消耗却没有增长。
此外,四药颇引人瞩目的一个技改“亮点”,就是高度重视土地集约利用。四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分步实施,厂区投资已超千万,使有限土地资源创造出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为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重“上下”结合,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2004年就建成了华北最大、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立体物流中心,仓库存货量相当于平面仓库的7倍。到目前,四药已拥有同等规模的立体物流中心3座和3个地下仓库,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了对宝贵土地的占用,得到了国土资源部高度评价,受到省、市政府领导及业界的关注和好评。

“虽然我们占地面积不大,但投入产出比高。按去年的产值计算,我们每亩土地的产值达到了1000万元!”四药技改总监赵勇征边计算边说。经过几年的实践,石家庄四药的“绿色制药”之路越走越宽,企业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近日,四药董事长曲继广荣获了“石家庄市首届生态文明使者”称号,同时,企业被评为“环境友好示范单位”。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以说,坚持不懈的“大手笔”技改为石家庄四药敲开高端市场之门,使其以“装备水平一流、管理一流、经济效益一流”的姿态成为行业的“旗舰”。同时,石家庄四药的实践,再次印证技术改造是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路子。今天,石家庄四药人又以“夸父追日”的精神,踏上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