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谣
网传未来两周将发生地震
微博称:“中国地震局预报:未来两周内中国还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随着撞击大陆板块破裂,波及山东—安徽等地。”网友还基于山东菏泽5月19日出现的大规模蛤蟆迁移,并结合地质学家的预言,向山东及外围地市的所有朋友提议:以后一段时间一定留心身边的几件事情:1、家里的猫、狗或者鸡鸭等家禽是否异常的暴躁,狂叫、狂跳,死命外跑。鸡鸭不归笼。2、河里、水田、水井中是否突然冒泡、翻腾。井水是否突然变色、变满或者变干!3、自己所在地的天空云彩,是否在早晨或者傍晚,出现条状、肋骨状、辐射状、鱼鳞状地震云……此次地震会以山东菏泽为中心,可能周围的安徽砀山,河南商丘也会波及到。
该网友还转引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预测来佐证自己的消息称:“新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预测地点分别是在唐山,台湾,四川,现在以上三个地方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山东。”
官方回应
中国地震局:从未登过此预报
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国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负责人介绍,中国地震局的网站上从未登过此消息的预报。负责人还对记者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章地震监测预报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前款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唐山地震局:京津唐无大地震迹象
河北省唐山市地震局29日称,该市两日来连续发生的两次有感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且该余震的能量释放呈逐步衰减趋势。目前京津唐地区没有发生大地震的迹象。
据唐山市地震局新闻发言人郑湘军介绍,该市自28日发生4.8级地震后,截至29日6时已发生有感与无感余震38次,而29日晨发生的3.2级地震民众普遍有震感。
郑湘军就“唐山乃至京津要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回应称,中国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唐山市地震局专家经过会商认为,目前首都圈包括京津唐区域的地震活动处于一个正常水平,与往年差不多。目前京津唐地区没有发生大地震的迹象。
唐山市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尹宝军就有专家说“此次唐山地震和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有关联”一说回应称,这两日唐山地震全部发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断裂带区域内,是唐山大地震余震。而日本发生的地震处于太平洋板块,基本原理不同,两者没有任何关联和科学依据。
专家释疑
唐山大地震过去36年
为何还会有余震?
唐山两次连续的地震引起人们关切,并对该地区地质活动是否有越来越活跃的趋势产生疑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副主任蒋海昆。
问:为何判断这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答:余震一般在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这两天的地震,发生地处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70多公里破裂区的中部,即属于大地震的余裂区。
从时间上看,此次地震还处于余震明显活动的时间段里面,是正常的余震。
唐山大地震虽然过去36年了,但一次主震发生以后,一般会跟有一系列余震。余震的持续时间可以是数天至数百年不等。
问:连续2日发生3级以上地震,是否说明该地区地质活动有越来越活跃的趋势?
答: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监测结果显示,4级以上地震目前属于减少趋势。2010年3月唐山地区也发生了4.2级地震,大家当时讨论很激烈,那也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余震。29日发生3.2级地震及28日发生4.8级地震都属于余震区发生的地震。
数据表明,总体上看,余震已是越来越弱。因此,这两次地震是地球运动缓慢积累能量并释放的过程,是正常的地质活动,唐山地区地质活动处于稳定状态。
问:针对网上传播的消息,应如何看待?
答:首先要不信谣言,不传谣言,虽然很多消息很抓眼球,但是都不可信。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只有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有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所以网上看到的冠以“中央地震局发布”的此类消息肯定是假消息。
意5.8级地震致15人亡
一名中国公民遇难
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29日上午发生5.8级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
据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学研究所发布的消息,地震发生在上午9时左右,震中位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摩德纳省,震源深度约9.6公里。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此次地震的震级为6.0级。
此次地震波及意大利北部大部分地区。随后,这一地区又先后发生多次余震,其中包括两次5级以上余震。
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当天接到侨民电话通报,获悉一名中国公民在当天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地震中遇难。目前,总领事馆已经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安排负责官员前往地震灾区核实遇难中国公民身份。
相关报道:专家坚持唐山地震“余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