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战略高度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
最大的“短板”就是最大的潜力所在。省委把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和县城作为“四大攻坚战”之一,非常符合我市的实际。今后,我们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在战略的高度来抓,使县域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强大引擎,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全市县域经济总量倍增,打造一批财政收入过50亿、100亿的县域。
加快县域发展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县域经济不发达,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与发达地区相比,核心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去年,全省135个县(市)全部财政收入前30强中,石家庄仅有4个。同时,我市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的县有10个,其中不足5亿元的5个,特别是还有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果县域经济实力不能快速提升,必然会拉全市的“后腿”,就谈不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无法为全省经济添分量。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精心培育一批县域发展的排头兵。
大力度向县域倾斜,支持县域加快发展。克服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势,改变重城市、轻县域的习惯做法,切实在领导力量摆布、财力支出结构、要素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方面向县域倾斜。要制定和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县域工业,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相关新闻
思维博弈有与无 生态崛起正当时

应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大胆尝试,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全力以赴抓招商,千方百计上项目。要按照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对照先进找差距,增强内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做强做大县域经济,一定要做强做大县城。县城形象,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以及县域人气、产业聚集。要下功夫研究和推动县城建设,切实加快“补课”与“赶超”步伐,实行大变样、上水平、出品位一起抓。要对标先进县城,提升规划水平,强力推进县城扩容升级、基础设施提档、载体功能完善、管理水平提升,坚决打好县城建设翻身仗,为壮大县域经济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园区建设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和县城的有力抓手、重要载体。目前,虽然各县(市)都有了省级以上工业聚集区或园区,但园区档次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设施、运行机制上还有很大差距,对经济带动能力不强,作用发挥得不好。一定要打开眼界、转变观念、提升标准,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尤其要搞活园区的建设和运行机制,推进园区市场化、公司化管理,使园区真正成为资源集聚、招商引资、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这样,才能培育出一批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龙头,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