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楼四合院建于清代中期。
晚报组织的寻找“最美秋天”首发团昨日来到井陉县吕家村,这里不仅风景如画,坐落在村落间的数座上百年古民居,更是引得读者频频驻足惊叹。
寻找“最美秋天”的百位自驾游读者
昨日早上8时,晚报的寻找“最美秋天”之旅从石家庄市区出发前往井陉县吕家村。由于是自驾游,旅行车队一部分在高速口集合,集体前往,也有熟悉路线的读者自己驾车前往。车队经石太高速从嶂石岩口下,转202省道到达目的地,一个半小时的行程较为畅通,并没有遇到拥堵现象。
从石太高速下来,随着车队在山区内越走越深,秋日的风景也渐次展现在大家面前,无论是环绕高山的绿藤,还是小溪流水的河滩,都给久居都市的晚报读者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
去往吕家村的道路并不难找,多数车主都根据晚报提供的行车路线,顺利到达了目的地。10点15分,离晚报约定的集合时间还有15分钟,吕家村口已经聚集了30多辆车、100多名读者。其中郭永东夫妇还特意带来了他们为本次活动制作的条幅。在简短的欢迎仪式上,书法家魏铁刚向吕家村赠送了书法作品,村里向晚报读者们赠送了摄影家高永锋主编的关于吕家村的精美画册后,“寻找最美秋天”首站活动正式开始。
从外表看,吕家村并不显眼,但在村里81岁老人吕贵的带领下,一段深藏在村落中的百年历史浮现在了大家面前。“吕家村古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石窑结构,这些古建筑的石头都是村民一块块从山下搬来的。”在吕贵老人的带领下,百位读者参观了建于清代中期的日月楼院、绣楼院,以及邓小平指挥长生口伏击战时所在的指挥部、旧居。这些散落在村中的古建筑,无论是房瓦还是青砖,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结构,都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在这些古建筑里,当年使用过的旱井、磨坊都保存完好,近距离触摸这些百年古建筑,也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和老伴经常自驾游去周边景点,以前只知道山西古居多,没有想到在咱们家门口就有这么老的建筑,这次真是长见识了。”市民侯先生说,他之前也去过乔家大院、平遥古城,跟那些已经变成旅游景点的地方比起来,吕家村的古建筑更加原生态,也更有生活气息。
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看不见高楼大厦、浮光掠影,但却能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历史的厚重。一趟吕家村之游下来,这是大家最深刻的感受。“以前大家旅游就是看看风景,拍拍照,一趟旅游下来除了留在照片上的风景,也没剩下什么记忆,要是以后能多参加几次这种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就太好了。”市民张女士说,与传统的景区相比,这里游人少,大家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各个景点,让大家在散心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很多历史知识。

古朴的神龛

精美的瓦当

超大号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