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时
发布时间:2013-04-04 10:04:16 来源:民生关注


清明节了,在大家开始着手祭扫、踏青的时候,咱们不妨先来了解下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它背后的那些事。

“清明节”的得名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日,它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省文联副主席郑一民:清明节有三个内涵,第一个是寒食,第二个是清明,第三个是三月三上已节,历史上是三个节日……

清明节扫墓,本是现已失传的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连,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省文联副主席郑一民:我们不应只看形式,同时要体会节日的内涵,现在就有很多不健康的方式,如烧纸,其实老祖先开始并没有这个,纸是汉代才出现的……

其实,清明节的是一个"悲喜交加"的节日,它不仅有生离死别的泪水,还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现如今,随着时间推移,清明节的习俗也随之丰富,踏青、荡秋千、插柳戴柳、放风筝系列风俗活动在民间日益盛行。

省文联副主席郑一民:(我省)有些地方还在这一天举行成人礼……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一直延续至今。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