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显眼的招牌,映照的是城市的动力、活力和潜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让企业家和项目听说了就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留下就能发展好?
关于这一点,一位干部说得好,“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换句话说,就是政府部门要真正有所为,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如何“有为”?重点在“软硬兼施”、苦练内功,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同步发力,实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双提升、双跨越。
让“硬件”的标准更高。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其建设标准直接影响企业的选择和发展。近年来,我市扎实有序开展低效利用土地清理整治,努力让闲置的、浪费的资源资产“活”起来,不断夯实园区水电气路讯等供应保障水平,倾力打造科创、投融资、担保、市政“四个平台”,推动园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产业聚集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与其他先进园区相比,与企业的更高期盼相比,我们在园区建设上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切实加快推动园区“公共服务岛”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低成本化园区,为项目加快建设创造最佳投资条件。
让“软件”的服务更优。营商环境不只表现在硬环境的提档升级,更要看软环境的春风化雨。要进一步提升工作理念,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想企业之所想、办企业之所需”向“想企业还没想到的,办企业将来想办的”转变;持续优化服务标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把“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不用跑”,实现从“一件事全链条”向“多件事全协调”转变;深化改革创新,扎实做好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坚持柔性服务,把“无事不扰”与“有事必到”结合起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落实好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等机制,让企业更自主、更专注,放开手脚、做大做强。
好的营商环境是干出来的。只要我们更加用心、用情、用力浇灌,让石家庄这块热土变得更加肥沃,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定能开花结果。(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梁堃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