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点亮“北方戏窝子”——2023年“东西南北中”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正在石家庄举办,活动受到了广大戏迷的关注。10月27日,2023年五路丝弦艺术交流研讨会召开,我省文化界专家、学者以及五路丝弦的剧团代表齐聚一堂。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为丝弦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的意义,对各位戏曲工作者的坚守与付出表示感谢。大家一致认为,从第一届只有5家剧团参演,到如今32家丝弦剧团齐聚石家庄,体现了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的成果;而且许多剧团可谓面貌一新,比如说演员表演更加规范,打造了更多新剧目,更新了服装和道具,还有一些原来唱不了大戏的小剧团有了担纲大戏的能力,这些都令人欣喜。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惠芬表示:“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搭建了交流和切磋丝弦艺术的平台,促进了丝弦剧种的繁荣和发展。连续举办5届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体现了石家庄深沉的文化情怀和担当,正是主办方和承办方的坚持,丝弦剧种这些年的发展才有目共睹。”《大舞台》杂志主编孟彦军说:“对于许多基层剧团、民营剧团来说,五路丝弦展演就像是一束光,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希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家庄丝弦项目传承人张鹤林说:“这几天,我看了好几场演出。看见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的表演,我由衷为丝弦剧种后继有人而高兴!”
丝弦剧种如何更好传承和发展?这是每一位与会人员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大家认为,培养青年人才、打造优秀剧目、吸引年轻观众等,缺一不可。对此,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认为:“丝弦剧种要传承和发展,一定要不断提高艺术水平;要培养戏曲青年人才,提升队伍朝气;要勇于尝试创排一些现代戏;同时善于利用戏曲导赏、新媒体传播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戏曲知识,不断推动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丝弦老艺术家、国家一级作曲家林士朝表示:“丝弦的基础在民间,丝弦的希望在青年。丝弦要发展就要守正创新,既要守好传统与特色,又要与时俱进,贴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艺术品位。”
专家学者的建议给予各个丝弦剧团的工作人员触动和启发,大家从如何提高技艺,如何与兄弟院团交流互鉴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平山县百灵丝弦剧团团长霍增明说:“各位专家的发言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了大家的关怀,我们将继续努力,尽心尽力去传承发展好丝弦艺术。”(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张春燕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