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矿区:“三个强化”打造人才高地 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08 09:53:41 来源:无线石家庄

今年以来,井陉矿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科技人才引育与产业转型发展紧密结合,以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引育、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工程”,积极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提升,赋能全区高质量转型发展。

图片

1.强化主体培育,为引进科技人才搭建平台

一是加强科创平台培育。今年5月,推动工业泵厂打造300余平方米的驻石研发中心,2023年向省科技厅申报渣浆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省级联盟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全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等达到5家。

二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202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总数达1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通过(含正在公示2家)2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通过22家,待审12家,达到130家。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增加,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严格按照向省科技厅备案的井陉矿区科技创新资金使用方案,把省级奖励资金用足用好,切实在组织开展创新主体培育、引进培养人才团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层次人才高端学术交流活动、科技特派团创新服务以及产学研对接等5个方面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确保矿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在B类县中持续进位。

2.强化政策激励,提升企业人才创新能力

一是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先后出台《2023年井陉矿区科技工作要点》《井陉矿区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措施落实方案》《井陉矿区2023年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工作方案》等文件,从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项目、设立研发机构等方面推出奖补措施18项,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对研发投入增长、创新主体培育、研发平台建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科技服务指导等工作任务逐项进行量化分解,推动全区科技工作整体有效提升。

二是发挥专业指导帮扶作用。通过召开研发费用投入统计填报培训会、会同第三方服务公司入企宣讲政策、帮扶指导统计填报等有力措施,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填报研发费用7.2亿元,完成填报任务的 117 %。

三是发挥问计跑办助力作用。积极对接省市厅局寻求支持,共争取省级跃升奖励、研发费用后补助、市级战略联盟经费、科小贷款贴息补助、省科小市级奖补等科技资金330余万元,有力助推全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整体提升。其中,石钢公司获得省金属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鸿科碳素获得省科学技术成果2项,鼓励科研人才自主创新,更好地推进高质量人才发展。

3.强化成果转化,推进校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一是加大校企战略合作力度,厚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沃土。结合矿区产业特色需要,7月成功促成河北科技大学与矿区的战略合作正式签约,将依托科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在高端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截至目前,矿区5家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3所大学开展合作,正在开展科研课题研究10项。

二是加大科技大市场活动力度,搭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今年以来,共举办高质量发展讲座、企业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研发费用与加计扣除政策宣讲、煜工与石家庄铁道大学技术需要对接、凤山化工与中关村科技专家线上问计等活动7场,实现技术合同登记600万元,比去年增长500万元。

三是加大科技特派团服务力度,用足科技专家的智慧。7月,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由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担任,吸纳专家教授等6人,将为全区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截至目前,在矿区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攻关的科技特派团3个,服务企业25家;鸿科碳素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建成联合实验室1个,攻克研发课题3个;矿宇公司与山东交通学院合作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研究生实习教学基地。(来源:人才石家庄)

编辑:郝若羽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