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牧场内,奶牛在分群栏里悠闲进食,TMR全日粮搅拌车有序作业;日光温室中,翠绿果蔬挂满枝头,有机种植的标签格外醒目;有机肥加工厂里,机器轰鸣着将废弃物转化为“沃土”……在元氏县故城村村北的河北康顺牧业园区,一幅“养殖——种植——废弃物利用”的循环农业图景生动铺展。
“从单一养殖到多元循环,康顺牧业的发展始终踩着现代农业的节拍。”该园区负责人冯静岩介绍,“依托5000余亩的园区规模,我们把奶牛养殖、果蔬种植、有机肥加工串成一条产业链,让‘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真正落地,这既是生态选择,更是发展必然。”
该园区的养殖区占地500亩,由三个标准化规模牧场组成,4000多头奶牛实行分群管理,通过TMR全日粮饲喂技术,单产达每年8.5吨,乳蛋白常年稳定在3.2以上。2015年,该园区升级数字化管理系统,电子网络实时监控牧场生产,从奶牛健康到产奶数据一目了然。“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单产和品质都有了硬保障。”养殖区技术员仝敏强说。
在园区4500亩的种植区里,100座日光温室、62栋冷棚与智能化育苗温室错落分布,20多个果蔬品种在此扎根。2013年7月,所有果蔬通过有机产品认证,“从土壤到餐桌”的绿色链条已然成型。“不用化学肥,全靠自家产的有机肥,果子口感好、卖价高,不少超市专门来订。”种植区负责人胡喜林说。
4000头奶牛日产粪便200吨,设施农业日产垃圾10吨——曾困扰园区的废弃物,如今成了“香饽饽”。该园区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生物有机肥加工厂,年产生物有机肥10万多吨,不仅满足了种植区的肥料需求,更守护了周边生态。
从2004年获评“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到2008年成为河北省唯一的有机牛奶生产基地;从2011年再获“全国示范牧场”,到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项项荣誉见证着康顺牧业的成长。如今,这里不仅是年产值可观的农业园区,更成了现代循环农业的“活教材”。
“未来,我们要把这个循环链拧得更紧。”冯静岩展望,“继续升级数字化管理,扩大有机种植规模,让‘种养结合’的模式辐射更多农户,让生态效益真正变成富民效益。”(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杜倩倩 通讯员 崔雨冉)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