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历经数月精心雕琢的清明桥遗址公园以全新姿态亮相,这座承载着千年记忆的文化地标,通过生态修复与文化赋能的双重升级,蜕变为集历史底蕴、生态美学与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步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沿河岸密布的高大垂柳,柳枝随风轻拂,似在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游客。柳丝之下,一座古朴的古桥横跨在满是荷叶的池塘之上,桥身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池塘里,荷叶层层叠叠,宛如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一群野鸭在荷叶下欢快地嬉戏,它们时而把头扎进水里觅食,时而扑腾着翅膀追逐打闹,溅起朵朵晶莹的水花。
把镜头拉近清明桥的桥身,就像是在翻阅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那些精美的雕刻便是书中最精彩的篇章,每一笔每一划都镌刻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公园内还分布着一些碑刻等文化景观,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碑刻,与眼前的自然美景相得益彰。
书法家李午申撰写的“清明桥”
1999年《重修清明桥记》
明代《眉山发迹碑》(2018年重刻)
重立眉山发迹碑记
清代《重修清明桥碑记》(1999年重刻)
省级文保碑
垂柳的婀娜、古桥的沧桑、荷叶的碧绿、野鸭的灵动,再加上碑刻的文化韵味,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古朴又充满生机的独特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画卷之中。
(来源:掌上栾城)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