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藁城区丨耿村民间故事:六百年的口传史诗
发布时间:2025-10-25 10:54:11 来源:无线石家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薪火相传的鲜活注脚。在藁城区常安镇耿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民间故事,历经六个世纪的口耳相传,已然成为承载地域记忆、彰显民族智慧的文化地标。在常安镇耿村村口,矗立着一座刻有“中国故事第一村”的牌坊。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民间故事家讲述的故事如河水般流淌,成为“民间奇观”。村里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孩童,都能讲上几段民间故事。2006年,耿村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耿村也因此而享誉世界。

耿村自古便是山西阳泉至山东德州的交通要道,繁盛的庙会常年吸引着四方信众与商贾。南来北往的客商带来了各地的风物传说与民谣俚曲,使这里逐渐形成了民间文学的“聚散枢纽”。一代代耿村人以口为媒,将祖辈的智慧与生活的感悟凝结成一个个生动故事,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为独特的文化密码。

为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先后组织12次大规模普查,累计收集整理并出版故事集、专集11部,逾1200万字的文字记录,让口头传说得以永久留存。2019年,《耿村民间故事(儿童版)》的问世,更让这份古老智慧走进少儿世界,实现了非遗传承的代际接力。耿村的文化魅力早已跨越国界,1991年,来自十几个国家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耿村,参加国际学术讲座会;2021年,中国耿村国际学术会议召开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成功举办,中外学者一致盛赞耿村文化现象是“世界民间文化的奇观”。

如今,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才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发礼,以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侯果果、靳瑞菊的坚守与传承下,耿村民间故事正以更鲜活的姿态延续生命力。这颗镶嵌在藁城大地上的非遗明珠,不仅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息,更在新时代的文化土壤中,绽放出愈发耀眼的光芒。

来源:藁城融媒

编辑:任闪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