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裕华区八五零社区在开展公益拍摄证件照活动中,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士免费拍摄高质量的证件照,用镜头定格温暖,传递关爱。
八五零社区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旧小区,这里的居民有许多是在一起工作了一辈子的同事,也有许多是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发小”,都是睦邻友好的“老街坊”。熟人社会的底色里,藏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羁绊。在裕华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裕兴街道党建引领下,八五零社区以“家人治家”为核心理念,将这份天然的亲近感转化为治理动能,通过志愿服务让“家人”意识扎根在社区每个角落,走出了一条熟人社区的善治之路。
能人先锋队贴心互助
社区工作人员深挖“熟人资源”,把院里有本事、有热情的“能人”拢到一起,组建了“能人先锋队”。这里所说的“能人”不是外人,是治病救人30余年的退休医生;是爱好剪纸、刻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可能是说话有分量的老邻居。他们熟门熟路,更懂街坊们的“急难愁盼”。
目前,“能人先锋队”已有50余人,覆盖文艺表演、家政维修、矛盾调解等多个领域,去年帮街坊解决大小事儿150多件,用“自家人”的信任,让治理少了距离感,多了烟火气。
互助养老+“喘息服务”并行
八五零社区的老年人多,不少是看着彼此从青年走到暮年的“老伙计”。70岁的帮80岁的买个药,65岁的陪90岁的聊聊天……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身体好的老年人开展邻里互助,“低龄助高龄”的模式让八五零社区的老年人在互助中感受温暖,就像年轻时互相照看孩子一样,守护着社区“大家庭”。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服务了12户失能家庭,用专业力量为家庭“减负”。
“老院子”里的互助有温度
“1+7理事会”的“1”是社区党组织牵头,“7”是八五零社区里曾经的7个“自然院”的代表,有老党员、居民代表,还有热心的年轻人。八五零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快递员、外卖员忙起来顾不上管孩子。“1+7理事会”主动对接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专业老师,在“暖新驿站”办起了暑期托管班。
除了搭建“暖新驿站”,“1+7理事会”更是把“家人治家”的理念落到了更多实处。小区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隐患大,理事会主动对接社区、物业,帮助敲定建充电桩的位置,确保每栋楼100米内都能方便充电。如今,理事会已牵头参与并落实了“暖新驿站”、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充电桩、增设健身器材等实事,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办”成了老院子里的新风尚。(来源:石家庄裕华发布)
编辑:马蕾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