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桥西区各街道围绕未成年教育,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从心理健康引导到暑期知识科普,再到亲子关系调和,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
以画为媒,搭建未成年人心灵成长桥梁
“原来孩子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藏着他想被关注的小心思!”8月3日,新石街道新石第三社区的 “益心同行” 活动现场,张妈妈看着儿子的画作,听完专家解读后恍然大悟。
这场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心理教育活动,暗藏诸多教育巧思。资深心理学家郭老师以自身从普通学生逆袭考入北京大学的经历为切入点,用榜样的力量点燃孩子们的奋斗热情,激发其内在驱动力。绘画环节更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对话课:孩子们手握画笔自由创作,每一幅画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当孩子们分享完自己的画作后,郭老师化身 “心灵导师”,深入剖析画作背后的心理密码,手把手教家长依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去理解孩子,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亲子共绘石膏娃娃环节同样意义非凡。没有固定主题的束缚,20多个家庭围坐在一起,用色彩表达心声。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释放了压力,家长也更直观地感受到孩子的内心想法,亲子间的默契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为未成年人营造了更和谐的家庭成长氛围。
趣味科普,为未成年人暑期生活注入知识能量
“古人没有空调,靠什么过夏天?” 南长街道经八条社区的活动现场,志愿者抛出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一场 “古今防暑智慧课” 就此展开,从现代的科学补水、防晒技巧,到古代的 “冰鉴储凉”“薄荷驱蚊” 等传统方法,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科普中,学到了实用的防暑知识。
互动分享环节更是热闹非凡,“我家奶奶每天给我煮绿豆汤!”“我发明了‘风扇 + 冰毛巾’降温法!” 孩子们踊跃分享自家的防暑小妙招,在交流中拓宽了知识面。
夏季主题拼豆环节则将动手与学习完美结合。在家长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孩子们专注地用彩色豆子拼出各种夏日元素图案。指尖的灵活操作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与家长的协作过程,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沟通与合作,这对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破解困局,筑牢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根基
“孩子一放假就抱着手机不放,说两句就顶嘴,咋办?”8月1日下午,维明街道师范街社区的安吉书院里,一位妈妈的困惑道出了许多家长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难题。当天,“家庭教育进社区” 公益项目带来的 “破解青春期亲子困局” 培训,为家长们提供了科学的教育方法。
深耕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直击未成年人教育痛点,从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讲起,深入剖析了 “孩子沉迷手机、顶嘴叛逆、休学厌学” 等常见问题的根源,并分享了 “父母必修的三堂课” 与实用的大六人格(FEM 模型)工具。这些可落地的沟通与引导方法,让家长们茅塞顿开,纷纷表示找到了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这场培训让家长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用更科学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长,为未成年人营造了更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从笔尖流淌的心事,到指尖绽放的创意,再到心间解开的疙瘩,这个夏天,桥西各社区里正发生着无数温暖的改变。正如社区负责人所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好这样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每个家庭都能装满幸福。”
(来源:石家庄桥西发布)
编辑:郝若羽
责编: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