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说过:“智商就像一艘船,而情商则是船上的帆。如果船要顺利前行,不能没有帆。”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相比于智商拥有一定的先天性,情商则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培养,而且孩子的情商高与低,是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的。
此前,在育儿节目《3Q very much 之情商魔法课堂》中,一位妈妈提出令自己倍受困扰的问题。她说儿子力力刚上一年级,开学不到两个星期他就已经跟班里的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班主任看到力力如此受欢迎,便安排他担任班长,配合老师一起管理班级。然而,自从力力当上了班长之后,原本与他还算要好的几个同学逐渐疏远他。
同学们都说力力当上班长的第一个星期就开始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说话也有些明里暗里的讽刺。比如一位同学迟到了,力力登记姓名时,直接对同学说:“哎呀,明明你真是迟到大王啊,咱们班被批评的话,就是因为你这个大王!”原本就因为迟到而心烦的明明便讨厌上了力力。
力力的妈妈说:“力力从小就被不少长辈夸赞能说会道,脑子转得很快。只是现在居然因为说话的方式被同学们孤立,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专家听了力力的情况后,得出的结论便是力力的情商有待提高,才导致他说话有些过于随心所欲,不顾别人的感受。如果他继续保持这样的说话方式,对于他的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工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知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指出,情商的高低,其实在孩童时期就能看出来了。父母们通过认真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有情商较低的表现,一定要及时纠正,以免严重影响孩子的未来生活。而对于孩子情商低的明显特征,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这本书里也曾明确指出,给父母们作为参考。
心理学专家:孩子有这5大特征,说明父母的“情商教育”很失败
首先,尊重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品质,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缺陷,伤人而不自知。以这样的为人处事之道,很容易让孩子受到排挤、孤立,甚至是遭到他人的报复等。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孩子不尊重别人,自然也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也要懂得守护好自己的自尊,做一个有底线、有尊严的人。
此外,情商低的明显表现之一还有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爱孩子,自然能忍受孩子发脾气的举动。但除了父母、家人外,没有人有义务包容孩子的坏脾气、负面情绪等,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不会愿意与孩子交往。若孩子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难以结交到朋友,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工作时也因为无法与同事友好相处而影响事业的发展。所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平常要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遇事沉着冷静,孩子通过潜移默化,也能掌握控制情绪的能力。
如今的孩子从小便生活在家庭的中心,父母、家人都习惯以孩子为重,孩子一直习惯了拥有特殊的待遇,很容易便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也是情商低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懂得感恩,也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变得自私自利。哪怕以后长大步入社会,也不会成为受人喜爱的人。
父母哪怕再宠爱孩子,也不应给孩子有特殊感。培养孩子懂得感恩,珍惜他人的付出,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
当然,如果一个人无论做何事都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变得没有主见,在不同的意见里摇摆不定,甚至因为一些负面评价而难过、自卑、否定自我。对于高情商的人来说,他们会懂得判断哪些意见对自己有用,哪些意见是无用的,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将有用的意见融合,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平常心对待别人的评价,拥有辨别好坏、是非的能力。
同时,如果一个孩子一意孤行,不接受别人提出的任何意见,或者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这样的孩子的情商是比较低的。父母要引导孩子怀有谦虚的态度,反思自己的能力,懂得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吸取别人有用的意见与建议,使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更加完美。
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培养孩子情商最佳年龄应该在3岁至6岁之间,父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看出孩子情商里存在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情商。她还特别强调,培养、提高孩子的情商,最好不要超过10岁之后才进行。父母的行为举止、教育方式,往往能影响孩子的情商高低,这个结论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普遍认可。所以,如何重点培养、提高孩子的情商,是父母必须正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