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平和养育,控制脾气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里却又经常发现怒气难以控制,对孩子大吼过后却又感到愧疚,明明可以控制住怒火的,怎么就管不住自己呢?
今天介绍10种方法,给各位爸爸妈妈们提供思路,控制怒气,实现平和养育。
1.了解你的怒火触发器
丹尼尔·西格尔教授曾经在Google Talks的一个演讲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hot spot”,就像一个扳机,一个触发器,孩子的某一类特定行为就像是按下了扳机/触发器,瞬间就能让家长“火冒三丈”。
这个触发器有个体差异,有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忽视,有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吵闹。每当你想发火的时候都在心里暗暗记下,到底孩子哪一类特定行为激怒你,这种自我意识可以让你在想要发火时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2.可以先给孩子警告信号
当孩子们在车里打架,睡前磨磨蹭蹭不肯上床睡觉的时候,在发火之前,可以先给孩子们一个警告:
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你还需要5分钟吗?好,我再给你5分钟,5分钟后你就必须得去睡觉了。如果你再不听,我就要发火了。
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孩子准备好迎接你的情绪转变。
3.给自己一点冷静时间
有时候,怒火上涌,控制住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离开孩子们。到卧室冷静片刻,挤压压力球释放自己的情绪,让伴侣先替自己与孩子交涉都是办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伤害到我们的孩子。
4.列一张Yes清单
家长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将孩子们允许做的事情都写下来贴在冰箱上,这种列清单的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但如果孩子们做了清单上允许的事情,你还是觉得想要发火,那还是回到洗手间,深呼吸平复情绪。孩子们看着你的一举一动,他们从父母那里习得情绪的控制方法。
5.稍后再说教
对孩子大吼并不是一种交流方式,只是单方面的情绪发泄,让孩子闭嘴而不是聆听。相较于发火,其实我们应该先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比如把弄脏的地面一起擦干净,把玩具一起收起来。等到你的情绪平复下来,再和孩子交谈你的感受,希望孩子如何改正。
6.了解什么是正常行为
如果家长们能多了解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可能会发现,有些我们认为的“麻烦”可能只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正常行为,不是什么大麻烦,不是孩子刻意这么做。
7.化被动为主动
busy bags
有时候,与其事后再来解决麻烦,不如提前做好准备。比如每次外出前,都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小玩具,蜡笔,拼图之类,避免孩子在外出办事的等待过程中哭闹。
8.调整你的预期
育儿的过程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预期,以符合实际情况。比如,我们计划了一次出行,满心希望大人和孩子都能享受整个旅程,但可能因为天气过热,孩子过于疲劳,哭闹不止,这会让我们觉得挫败。调整预期,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短途旅行,每次带孩子出门不要计划太多事项,每次只给孩子一个指令。
9.有时错不在孩子,而在我们自身
经常有妈妈向我倾诉,她们最近状态不好,总是对孩子大吼,觉得自己很糟糕。我问她们的第一问题永远都是,
最近睡得好吗?
而往往,我得到的回答都是,
不好。
人在疲惫的时候,很难有好的心情,和好的情绪,疲惫拉低了我们的耐心值。所以,当你连续几天的都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是否过于疲劳,是否有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10.吼了孩子以后该怎么办?
好,你没有控制好你的情绪,你吼了孩子,随后该怎么办?
向孩子道歉,拥抱Ta。
这让孩子明白,人类是有情绪的生物,有时候难免让它失去控制。但我们也会用于承担后果。这无疑也给孩子做出了榜样。
道完歉还要与孩子谈谈。我们与孩子是一个团队,聊一聊孩子那些让你产生怒火的行为,一起想想办法找到解决它的办法,减少让你大吼的理由。
你对孩子大吼过吗?孩子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难以控制住怒火?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能控制情绪?欢迎给伊米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