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个来接你!”这句话支撑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整天
发布时间:2020-11-20 10:35:17 来源:亿童学园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突然触发了泪穴:

一个小男孩看见了来接自己放学的妈妈,既开心又想哭,想直奔过去,可被老师拉了回来。他听话地等了一会儿,可是眼睛一直盯着妈妈看,既委屈又开心,拼命忍住眼泪。

“我第一个来接你!”这句话支撑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整天

等老师放行后,他强装镇定的表情渐渐失控。

“我第一个来接你!”这句话支撑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整天

紧紧搂住妈妈的脖子,边哭还不忘记伸出手指表扬妈妈:”你第一名接我……”

然后,趴在妈妈肩膀上哇哇哭了起来....。

“我第一个来接你!”这句话支撑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整天

原来,从孩子入园开始,“妈妈第一个来接我” 竟是他们最大的期待!

在孩子心里,晚接放学=妈妈不爱我

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曾经被孩子要求过:第一个接他放学。

在孩子的心里,第一个接他放学,为什么那么重要?说一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学校要进行消毒,所以要提前放学。虽然提前一天通知了家长,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忘记了要提前接我放学这件事。

放学到校门口,第一眼没有看到爸爸妈妈其实我就已经慌了,但还是故作镇定,仔细在人群中搜寻,总觉得下一秒有人会喊我的名字。

等到就剩下几个同学的时候,我就已经有预感,爸爸妈妈是不是忘记了我提前放学的事情,但我又隐隐有一些期待。

最后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两个人的时候,我很生气,也很委屈,觉得父母不重视我,没有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而最害怕的就是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没有人来接我。

当就剩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在教室,眼泪一下掉出来了,我产生了被抛弃、孤独无助的感觉,仿佛自己是整个学校中最不被爸爸妈妈重视和喜爱的孩子。

很多父母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就是晚接,又不是不接,孩子至于如此矫情吗?

其实孩子是在和父母的互动与回应里,确认自己是被爱的,当一个孩子处于爱的环境,他的成长才能带着莫大的力量,因为背后,有父母托底。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早出现,就意味着爱和关注。爸爸妈妈晚出现,就意味着忽略和不在意。

不要把接送孩子当做任务完成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比John Bowlby曾提出一个理论——依恋理论。

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孩子的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和家长之间的联结和纽带是需要被很多小事证明的。

可以是过马路时,一定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

也可以是玩耍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在自己一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

还可以是幼儿园放学时,一眼就发现等在那里的爸爸妈妈。

……

孩子的安全感需要家长给予,也需要家长去建立,而家长的“失约”就是亲手打破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孤单感。

国外一项调查发现:那些经常被最早接走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加自信;

相反,那些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经常被最后接走的孩子,他们往往比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

很多家长都将接孩子放学当成一项任务,所以晚来也没有关系,反正有老师看着很安全。

但接送孩子放学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个了解孩子的窗口,而了解的程度就取决于家长的接送质量。

我们可以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和孩子交流,通过这个窗口去了解孩子,比如:

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你跟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哪些优点?

给妈妈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吧?

……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充满阳光和快乐的,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生活。

拒绝这些负面的问话,比如:

今天哭了吗?

有没有吃饱?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老师凶不凶?批评你了吗?

……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在幼儿园总是发生令人不开心的事情,幼儿园的生活让我不快乐。

而对于接送质量来说,最基础的就是不让孩子成为幼儿园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孩子的幸福很简单,家长每天早来一点点,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幼儿园最幸福的小朋友。

接孩子放学,这些细节也不要忽视

♠ 尽量抽时间亲自接

爷爷奶奶的爱和爸爸妈妈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不一样的。如果家里总是爷爷奶奶接孩子,建议父母至少每个月接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对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虽然爸爸妈妈很忙,但有时间还是会来接我的。这样的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关注和爱。

♠ 不能早接,提前沟通

一个幼儿园的记录片里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片段:小男孩的妈妈答应早来接他,结果又忘了。小男孩焦急地在教室里等待,教室有前门和后门,小男孩频频回头,生怕妈妈会走另一边。眼看身边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小男孩越来越失望和着急。他焦躁地走来走去,忍不住抽泣起来,又突然崩溃大哭,让身边的老师都心酸不已。

越小的孩子,心灵越是敏感而脆弱。如果大人不能按时来接,最好提前跟孩子说明情况,比如:“今天可能会晚点来接你,自己玩一玩拼图吧 ” “不是忘记你哦,你永远都是我最爱的宝贝” ,这样让孩子有心理准备,能将担忧尽量降低。

特别理解那些为了早点接孩子,努力奔跑的家长。

无论你是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这样的场景,都将成为孩子一生难忘的记忆。
这样亲密的日子,每一天都不会重来。
总有一天,他再也不会死死抓住你的衣角,哭闹着不让你去上班;
总有一天,他会甩开你的手,头也不回,独自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成年人总以为,孩子的世界只有快乐。

其实,他们的世界不仅有快乐,还有失落、心酸、恐惧和伤痛。

妈妈,你第一个来接我。也许就是这句话,支撑了娃在幼儿园的一整天!

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请不要错过。

因为一转眼,他们就长大了。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