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可见环境非常重要,如果真的爱孩子,那么就拒绝溺爱,通过一言一行来引导孩子走向正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人,孩子是一个家庭教养的门面,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孩子不需要太聪明”,有时候锋芒毕露并非是好,所以不乏培养孩子一身良好的习惯,因为优良的习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身。
1、丧失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奋发向上的动力之一,自信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指出“人性中最为根深蒂固的本性就是渴望受到赞赏”从孩子出生开始,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被关注并且得到的赞赏,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是从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情积累起来的,让孩子丧失自信心却很容易,“打击教育”的方式下,家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让孩子瞬间丧失自信心。
2,早教”是否有用,这个很难推断
大多数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还肩负着生活重担。当看到周围人为孩子寻求“早教”的时候,不要忙不跟风,如果实在拿捏不了主意的时候,就干脆不做,坚信宁缺毋滥,毕竟孩子还小,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白搭,过犹不及,莫要日后悔恨。
3、缺少安全感
在孩子童年时期最大的安全感来源于父母,家长对孩子的关系能够让孩子心中充满自信、充满幸福感,但是孩子在“打击教育”的环境成长,孩子会变得患得患失,从而失去安全感。
交心而谈,父母不仅仅是家长,还可以是朋友
1、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这很重要
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连孩子喜欢的科目、擅长的领域都弄不清楚,那想要教育孩子越来越优秀,不能说一定会适得其反,但肯定会事倍功半,家长费了不少功夫,却不见教育孩子的成效在哪里,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特长和优缺点做出相应的教育方案,对孩子的教育更有效。
2、表扬的话不吝惜,奖励不重要,肯定最在乎
表扬的话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是表扬要有度,过多泛滥成灾,过少干涸凋敝。适度的肯定,可以让孩子明确行为是否正确得当,过分的肯定会让孩子滋生依赖,从而丧失自我判断能力,表扬不要太虚假,“你真利害、你真棒”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再敷衍自己,如果孩子的确作对了什么事情,家长一定要帮忙仔细分析,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对了,哪里尚且欠缺,让孩子明白点滴进步,而不是生活在虚假的夸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