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的孩子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和爸爸妈妈对话,我家孩子连开口说话都难……”
已经三周岁的馨馨,安静的一点也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跟她说话,她只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话蹦出来,最长说的一句话也不超过五个字。爸妈急得原地打转,但馨馨就像没事人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馨馨的情况不是个例,近几年因孩子语言发育障碍找到老岳的家长不在少数,而孩子的问题大多围绕着大舌头、发音不清晰、自言自语,甚至部分三四岁的孩子不会说话等等这些方面。
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可孩子的成长质量却下降了,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无法完成。其实,想要解释这种情况也很简单,家长只需明白“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模仿学习而来”这个道理,一切就清晰了。
说回到馨馨,这三年她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爸爸“惜字如金”,妈妈不爱说话,长期和动画片为伴。试问,在孩子1-2岁语言形成的敏感期里,始终与屏幕里的动漫人物作伴,没有与父母、同龄玩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长期静坐无语,孩子如何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语言呢?
错过了语言敏感期,家长就这样生生把孩子培养成了“哑巴”……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什么是“语言敏感期”呢?它是指在特定的阶段里,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特别强,这是生命发展内驱力使然,而这个时间大致在1-2岁。从刚开始的咿呀学语到可以叫爸爸妈妈,到逐渐学会其他短语、短句,最终能够表达一句完整的意思。
大概在1岁半左右,孩子能够听懂50个左右的词汇,并且能够讲出10个左右有意义的词。这是语言关键期的开端,也是语言大爆发的开始。此后,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他就可以掌握1500个词汇,说出的话别人也能听懂90%以上。
等到孩子三岁时,已经可以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会唱简单的儿歌,这时候他们开始更加关注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当然,这是理想的语言发育进程,是以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帮他顺利度过语言敏感期为前提。但是,作为新手家长,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呢?听听老岳的建议!
01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能力是习得的,孩子长期处于单向的、安静的环境,大脑就无法建立有效的脑神经回路。因此,家长首先要做到放下手机,与孩子多互动、多交流、多和孩子讲故事,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原材料。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家长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也要适度,切忌喋喋不休或批评抱怨,否则孩子会屏蔽掉你的声音;
其次,不要让2岁以下的幼儿接触任何电子产品,2-5岁的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
第三,带孩子多出门,让孩子和同龄玩伴进行玩耍,增加人际交流的经验。
通过来回之间的沟通,孩子积累了足量的词汇,未来才不至于出现想说而不会说的“词穷”状况。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锻炼孩子口肌力量
口腔肌肉的灵活度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硬件设施,如果孩子早期口腔触觉刺激和肌肉锻炼不足,大脑对口腔的控制缺乏“经验”,孩子就不会灵活运用各个发音器官。
所以,在孩子口腔敏感期时,一是家长不要刻意去阻止他吃手,或限制他进行其他的口腔探索活动。家长们要做的是,保证孩子手部卫生,让他在这个阶段获得足够的口腔触觉刺激,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期;
二、不要给孩子过度喂流食和细软的食物,可以适当吃一些牛肉干、豆干等需要咀嚼的食物,锻炼口部肌肉力量;
三、不要孩子一有动作,立马把他需要的东西送到身边,要主动引导孩子说出想要的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3提升感觉统合能力
人体是一部复杂的“机器”,所有的行为都需要依靠整体完整的感觉统合条件支持才能够正常表现。所以,感觉统合是人体发展的能力基础,感统失调会影响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对感觉统合能力的依赖极强。
前庭不足会影响孩子语言信息的过滤,传递,理解,判断;触觉不足可能带来神经冲动,当孩子冲动时就说不出话;本体觉不足会令孩子出现语无伦次,大舌头等。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特别是中度以上的感统失调,那他的语言多半也不好。
事实上,存在语言障碍的孩子,十有八九感统能力发展都不足。所以,通过感统训练,提升孩子整体的感觉统合能力,孩子的语言发育自然也会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