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居家干预,真应了那句话:道理我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今年年初的一场疫情,孩子没办法去机构,家长居家干预的任务尤其重,对上面那句话的体验估计更加深刻。
我在家刚刚给恩宝做干预的时候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本以为干预最难的是一项项教学内容,但其实那时候我一跟孩子上桌面,就要上演抓娃大战!做得最多的不是把娃从各个角落抓回来,就是不停地防止她再次逃跑!
后来回忆,其实这样居家干预的效率低。
但你有没有想过,居家干预效率低不一定是家长教学水平不行,问题可能出在家里的环境上……
凌乱的房间无处下脚,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朋友干预的效果肯定要打折扣|图源:Instagram
01
环境布置,原来这么重要
大部分自闭症谱系孩子都是视觉系学习者+细节控,偏好获取视觉信息,观察世界远比我们细致。
居家干预中,很多家长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发的指令孩子不听?肯定是哪里做得不对!
我就吃过这样的亏,有一次上桌面,明明是已经掌握的技能,但恩宝就是不配合。我又是变换语气,又是换强化物,折腾半天,发现原来是后面桌子上放了个小猪佩奇 ,怪不听我的指令呢!
另外,自闭症孩子大多有感知觉问题,对声音和光线很敏感。
有的孩子一到桌面就出现抗拒行为,家长又得开始琢磨到底是关系没建立好,还是任务太难了孩子逃避。但其实可能只是那里气味不好,噪音大,光线让孩子不舒服了。
“环境”是居家干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创建环境上花费心思和精力,对孩子的居家干预来说,是性价比相当高的事情。
日本设计师通过颜色气味灯光,对房子区域进行划分,从而帮助自闭症孩子理解环境 | 图源:东方卫视
2
一个适合的环境,能解决什么问题?
恩宝3岁半时,她有了一点关于区域的认知能力,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用环境布置辅助居家干预。一个适合的环境,真的对孩子帮助很大。不仅可以辅助孩子理解,还可以让孩子专注。
√ 辅助孩子理解,在哪里该干什么;
通过对家庭物理区域分区,让孩子对家里的空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明白在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从而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让孩子专注在我们希望他们关注的任务上;
让孩子在固定区域完成任务,教具就具有一定的限制孩子分心的作用,这就使得任务变得更加可控。也能够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不会因其他任务分心,专注完成一项任务后再进行下一项。
3
结构化教学
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结构化教学是指导者安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环境,并尽量利用视觉提示,透过个别化学习计划,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个人工作系统和习惯,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支持其融入集体和社会。
结构化教学利用自闭症孩子的视觉优势和喜欢秩序的特性,帮助他们学习新技能,这种学习方式反过来又会增加儿童参与任务的舒适度和动机,帮助他们成为自信的学习者。结构化教学不仅在学校环境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它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家庭干预方式。
那在家庭中,如何创设结构化的教学环境促进孩子的学习呢?
4
怎么去完成居家环境布置?
第一
选择合适的地点
我们可以遵照以下两条原则:
1 首先要孩子喜欢的,安全安静的地方。
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平时喜欢的地方,比如,阳台一角,单独的书房等,顺势划分成他的固定区域。
2 其次是结合家庭的原有居住功能,在不影响其他家人生活起居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地点。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需要做干预,就过多侵占其他家人的空间。毕竟干预是需要长期进行的,最好选择全家都能接受的方式。
例如,我们家客厅的阳台宽敞明亮,恩宝很喜欢。又在客厅的尽头,既不会和家人其他活动有冲突,也比较安静。所以我就把桌面教学选在了这里。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家情况布置合适的教学区。
第二
要有清晰的边界,降低干扰
当确定想要进行的项目后,我们根据功能选择区域,设定明确的物理和视觉边界。比如利用家具、屏风做遮挡。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彩色胶带、地毯等明显具有边界感的物品划分区域。
利用围栏、地毯划分区域实例 | 图源:瑞吉欧教学法的教室布置
我在阳台的教学区铺了一块宜家的儿童地毯,就把阳台和客厅很明显区分开了。
在游戏区,我放得是厚厚的泡沫地垫,好清洁,也可以避免碰撞,桌面教学结束后,和孩子坐在地上随意摆摆积木,做会手工,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放松。
其次,要尽可能减少这个区域内的干扰物品。
比如将不需要的东西都收起来,把物品放在高处,或者通过遮挡物、座椅的摆放位置等方式调整孩子的视野范围等。
让孩子对墙坐,可以减少干扰 | 图源:网络
第三
根据居家干预的功能划分区域
一般家庭是根据居住功能划分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
对于孩子也是这个逻辑,可以按教学功能分成四个区域:
桌面教学区:在这个区域主要进行桌面教学、阅读,以及完成精细动作的任务。
游戏区:游戏区和桌面教学区不同,可以更放松,比如铺上地板、地垫。在这个区域我们可以跟孩子做一些互动游戏。
地板是游戏区很不错的选择 | 图源:网络
大运动区:可以设置在户外或者家里空间比较大的地方,让孩子完成肢体运动。
放松区:放松区和游戏区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个区域可以不设置任何任务,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或者情绪问题时,给他一个舒缓压力平复情绪的空间,可以放置一些孩子喜欢的物品和书籍。
设置专门的放松区可以帮助孩子舒缓情绪|图源:网络
完成以上步骤后,最后还要配合数据记录,记录下孩子在各个区域内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及时调整。
其实,居家干预对孩子和家长是一场马拉松,这贯穿于TA的整个成长。既然是长跑,那就不要期待一蹴而就,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状态,一定会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