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勒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后天基因
发布时间:2020-10-07 17:10:25 来源:

夫妻关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有多重要呢?美国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专注于儿童与家庭研究的心理学家Maria Boccia教授,在她最新的研究中发现: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子女的后天基因,影响被誉为“爱的荷尔蒙”(love hormone)——催产素(Oxytocin)在体内的表达程度,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亲密能力;更准确地说,父母在孩子童年早期离婚,孩子在成年后体内的催产素含量水平会显著较低,由此缺乏社交能力和情感依恋[1]。

贝勒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后天基因

文献题目截图

该项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9日发表于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期刊上。

背景简介:催产素,一种“爱”的荷尔蒙

催产素(Oxytocin)(化学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被誉为“爱的荷尔蒙”(love hormone)。在大脑中分泌,是一种神经激素,在调节人类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亲密关系发生时释放。催产素在多项研究中已经被证实与人类的社交行为、情感依恋、亲密关系、育儿、情绪焦虑等有直接联系。

贝勒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后天基因

催产素

也就是说,催产素在人体内的表达水平会影响一个人对他人的依恋程度和亲密能力。

实验结论: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亲密能力

催产素在人体内的表达程度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展现出的亲密能力也各有不同。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催产素在体内的分泌呢?是基因?那什么又影响了基因呢?Maria Boccia教授发现,其中的一个因素是父母的恩爱程度。

结论1:经历过父母离婚的孩子在成年后催产素水平显著降低

贝勒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后天基因

Maria Boccia教授针对128名实验对象进行研究时发现,经历过父母离婚的人的催产素要比未经历过父母离婚的人的催产素低得多,并且在多项依恋行为中展现出较低的亲密能力[1]。这些结果表明催产素表达水平受到了父母离婚的不利影响。

结论2:经历过父母离婚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冷漠

贝勒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后天基因

在研究中,Maria Boccia教授对实验对象目前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结果显示,那些曾经经历过父母婚姻破裂的人在与人打交道方面显得十分冷漠,缺乏自信,并且对亲密感感到不舒服,对他人缺乏关怀的意识,和伴侣的关系也更为不稳定。

原因分析:为什么父母的恩爱程度会影响孩子催产素的水平?

贝勒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后天基因

Maria Boccia教授分析,父母恩爱程度影响孩子催产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基因和催产素活性有关。父母在孩子童年早期离婚时,会对孩子出现冷漠、缺乏关怀等一系列负面行为,这样的现象可能抑制了孩子催产素的活性,并且这样的改变会持续到成年。

学术意义:离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的原因知之甚少

Maria Boccia教授表示,大多数研究离婚对孩子影响的课题都集中于短期影响,例如学业成绩,以及一部分研究离婚对孩子成年行为影响的长期实验中,都缺乏对导致负面结果行为的原因分析。

贝勒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夫妻的恩爱程度会改变孩子的后天基因

因此,Maria Boccia教授团队在该项研究中致力于从生物性角度剖析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弥补了学术界的这一空白。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