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孩子的抽象思维?可能本身这个问题就会引起宝妈的疑惑,孩子懂什么抽象思维,他只不过就是会为自己抬杠找借口而已。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数学老师问:树上7只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孩子反问老师:鸟却确定被打死了吗?
老师说:非常确定
孩子又问:老师,有鸟怀孕了吗?或者其他树上还有鸟吗?
老师说:这些问题都不考虑。
孩子说:您打的时候声音大吗?
老师说:声音很大可能会震得耳朵疼的那种。
孩子说:除了打死的那一只掉到地上,树上一只鸟都不剩了。
如果这时数学老师在教加减法绝对会被这样的学生气死。
到底什么是抽象思维,抽象是具象的反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抽象思维即:在具象的世界里联想到抽象的事物,并总结出他们的共通性并加以运用。
如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触类旁通。
它是一种离开了事物的本质但是离不开事物的共性的一种归纳总结的特殊思维方式。孩子虽然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理解和知识的储备,但是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处于一种亟待被开发的情况,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多样。
但是6-7岁的孩子已经完全具备这种将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联系的潜在能力。
比如孩子害怕打针,孩子看见了穿白大褂的人就开始哭,没有缘由地哭,这就是孩子将打针的疼痛同穿白大褂的人联系起来产生一种害怕恐惧的心理。
具有抽象思维方式的孩子一般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也很强。通常会在将来成为科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他们可以在现有的事物上做升级改造,或者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
他们会主动去感知周围的事物,将一个普通形态的事物转化为特殊形态的事物。
会清楚地明白从一般到特殊的,从具体到抽象,从共性到特殊的转化方式。
家长应该怎样做到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不让孩子的天赋在幼儿时期被埋没
一: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能力
孩子在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越仔细,对事物的好奇和总结能力就越强。丰富的具象世界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丰富的灵感去发明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比如牛顿发明万有引力。牛顿只是在苹果树下睡了一觉,被苹果砸醒后,就引发了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自己落下来,为什么成熟的苹果脱离树枝不漂浮在空中而是直直地砸在他的脑袋上,看似普通平常的事,让他有了从具象想象到了抽象。
从一个特殊性归纳到了事物的共性问题上,从而转移到物理学的角度上来科学看待事物。
二: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儿童的思维成熟能力是一个从感知到认知的过程,在不断进行世界的探索,他们开始用心给这个黑白色的世界增添一种光亮。
我们帮助孩子一点点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可以让他们通过一件事去思考和联想。当他们分不清梨和苹果的时候,他们会幻想月亮长得好像苹果和梨,不吃就是满月,咬一口就像弯月,真是太神奇了。
当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不够严密的时候可以引导他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增加他们的理解逻辑能力。
通过不断地认知来感受这个世界,比如点头是同意,摇头是不同意。他们能通过一种行为来判断其中的含义。
三:锻炼孩子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孩子对于事物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对于孩子知识学习和创新创造能力方面很有帮助。
小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看一些脑筋急转弯来扩宽孩子的思维和知识面。
大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悬疑故事,推理漫画来增加孩子对于逻辑性思维的养成。
比如,可以问孩子:将火龙果,苹果,橘子,西瓜四种水果来分类,可以有几种分法。
1)按照水果的大小来分类:很明显火龙果,苹果,橘子是一类,西瓜是一类
2)按照水果的本质颜色来分类:那么就是火龙果,苹果,西瓜为一类,橘子为一类
3)按照水果的甜度来分类:那么就是火龙果,苹果,西瓜为一类,橘子为一类
4)按照水果的形状来分类:那么就是火龙果,苹果为一类,橘子和西瓜为一类
孩子抽象思维的培养是幼儿启蒙教育不可缺失的一课,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积极地思考和联想才是解决的办法。
久而久之,孩子通过启发,学习,推理,创造就会形成自己一套学习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