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今天想吃蘑菇糖,自己开瓶盖开不了,于是哭了起来。
我想帮她开,她不肯,嘴里一直念叨着想要自己开,又开不了。我提议说开不了就想其他办法试试,她还是不肯,自己钻起了牛角尖,非要直接开不愿想其他办法,也坚决不要别人帮忙。
我告诉她,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她宁愿哭也不肯尝试其他办法。我只能给她哭,哭完再说。
她边哭边要我抱她,抱了一会情绪又好点,可一看到瓶子又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不停念叨着她要自己开又开不了,念着念着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如此反复循环,哭闹了一个钟这样,本来打算睡午觉也毫无睡意。哭到伤心处时除了叫我抱她,坚决不给帮忙,也不给提意见。
我觉得靠嘴上说,她一时半会很难走出这事,也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好在当时我耐心还足够,不想强行把她从悲伤中拉出来,而是给她在事情里多待一会。
当时我对闺女这表现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心强烈渴望成长。自从两岁以后,闺女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渴望成长的心愿也越来越强,很多事不喜欢别人插手,就想自己做,做好了就很自豪。
今天这事是做不好,内心其实是渴望能够做好,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结果事与愿违,觉得自己长大了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又不肯让人帮忙,现实与想象中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2.不愿服输又无可奈何的心态。尽管事实上她明明做不了事情了,但又不肯认输,内心依然想着要把事情做好,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别人的提议她又不肯采纳,可能想着自己解决问题,固执地认为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就得自己做。无意中钻进了牛角尖,一时半会自己又出不来。
3.面对挫折的挫败感。对孩子而言,拧不开瓶盖就是一个挫折,在大人眼里这事很小,但在孩子眼里这事可能代表着长大,是件大事。
当她努力开了好多次之后,瓶盖依然打不开,内心受到现实的打击非常大,心里的挫败感会越来越强烈。
对一个生活经验严重缺乏的孩子来说,此时哭是她发泄内心情绪最直接的做法。
4.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孩子毕竟还小,对自我能力的认识是很有限的。一旦她内心认定自己可以办到的事,就很难以接受办不到的相反结果。
三岁多的闺女一直认为长大了就可以做很多事了,所以开瓶盖这事她觉得自己本可以打开的,所以死活都要自己开,结果又死活开不了,却不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使长大了也不一定什么事都能够自己办妥。
而想要闺女明白这些,靠的绝不是嘴上告诉她就可以了,她当时压根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解决问题:
1.肯定她迫不及待想要成长的渴望。孩子渴望成长本身没有错,我肯定了闺女想独立做事证明自己长大了的想法。
告诉她长大了,很多事是不需要依赖他人就可以自己做的,比如吃饭,上厕所,穿鞋子等。闺女还特意补充了一句,说她还不会穿袜子,说自己穿不舒服,歪歪扭扭的。
我也表示肯定了,说穿袜子难度比穿鞋子大一点,所以她要再大一点才能穿好。
2.看见孩子内心的难过,包容她的情绪。她特别想自己打开盖子,却怎么也打不开,内心挫败感可以说是满满的。
我肯定了她的难过和伤心,并表示我也很伤心,因为看到她开不了瓶盖又不能帮忙,看到她伤心我也很伤心。
因为看到她的伤心,所以她哭闹时我没有觉得烦躁,而是觉得心疼她。
因为我接纳了她的伤心,没有压制她的情绪,所以她依然很信任我,愿意在我面前表达自己难过的一面,心门没有对我关闭。
这对亲子关系和解决问题都很有帮助,否则,孩子哭闹的时候,如果我凶她呵斥她不让她哭,孩子不仅解决不了这事本身,对我的任性也降低了,内心也会对我关闭了,以后想走进她的内心都难。
3.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和时间,让她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本来想早点哄她睡觉的,结果看到她依然对这事不依不饶,光靠嘴上功夫说她,她很难意识到事实的真相。
所以,我选择让她多在事情里多待一会,哭完闹完还发现打不开瓶盖,估计她就能知道不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愿意找人帮助,非要靠自己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是很难的。
只有亲身经历过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感触和认识,别人说的再多也比不上孩子自己的体验来得实在。
4.引导孩子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哭也哭了闹也闹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待孩子情绪平稳了,她后来也睡着了,醒来时我问闺女,是否还记得睡前开盖子的事。
她不再伤心了,而是很平静地说她想自己开,又开不了,好伤心。我问她是否知道为何打不开,她告诉我两个原因,一是可能力气不够,二是可能手太滑了,不好拧。
接下来,我问她要怎么办才能打开盖子?她让我帮她把手擦干净,试了一下还是打不开,她说自己力气太小了,瓶盖宁太紧了。
我提议说帮她把瓶盖拧松一点,然后让她自己开,她终于同意了。问题终于解决了,小家伙开心地吃着蘑菇糖,仿佛忘了之前所有的不愉快。
我趁她心情好,和她探讨了一下,以后遇到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该怎么办。她自己说,会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叫大人帮忙。
今天的事,算是翻篇了。但成长路上的矛盾与挫折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希望,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孩子面对困难时能够表现得更加积极淡定。
此外,想要孩子面对挫折冷静淡定的话,大人做好榜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哭,大人一遇到孩子哭闹就崩溃,然后指责抱怨孩子,孩子的状态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想让孩子积极面对困难,大人面对问题就要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