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怂",说明家长的教育很成功
发布时间:2020-08-28 10:54:30 来源:

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积累一生的财富,而是生活的经验和品质。现在是家长总是想着给孩子好一点的物质生活,觉得这样能够让他们活得更轻松,更自在。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想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生活得更好、更轻松,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和经验,精神满足比物质满足更重要,只不过有的时候孩子表现出的优点,却被家长误认为是缺点。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朋友向我说出自己的顾虑:自家孩子特别听话,只要是自己说不允许的事情就可以忍住不做。正是因为这样,自己沾沾自喜了好久,觉得把小朋友教育得特别好。但是前几天家中来亲戚,看到孩子听话的样子,却觉得是自己把孩子管得太"紧"了,以至于他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自己想了很久,觉得亲戚说的好像有道理,但是总不是鼓励小朋友违反自己定制的规则吧。这可如何是好?为了判断孩子究竟是哪一种情况,我让他做一个实验,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孩子从不反对自己的要求,那就提出一个完全不合理的要求。

朋友接到孩子放学之后,兴冲冲地告诉他:"今天晚上不要写作业了,妈妈带你出去玩吧。"看到儿子一脸疑惑,朋友再接再厉:"你看你每天这么辛苦,休息一下吧,妈妈带你去吃好吃的,去游乐场玩?我会帮你和老师说一声的。"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想不到孩子竟拒绝了:"妈妈,作业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我必须完成的,如果你想带我出去玩可以等到星期天吗?"

答案显而易见,孩子"听话"并不是因为怂,而是在他的心中有一杆称。他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事情是自己不应该做的。而这恰恰说明家长教育得很好,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时候都能看出父母教育的好坏,除了教养、礼貌,还有这些行为。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第一个:不反抗规则。

和很多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不同,这类孩子能够自觉地遵守父母制定的规则,并且很少提出质疑。以至于很多家长怀疑他们是因为怯懦、没出息。其实不然,还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认可父母制定的规矩,而这一点也说明孩子能够明辨是非。

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而是要尊重他们。即使是制定规矩的时候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商量,用正确的方式正确地引导他们自己制定,这样在遵守的时候他们才会更愿意。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第二个: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妈妈。

有的家长会发现,小朋友不管做什么都会想着自己,受欺负了找妈妈。不小心摔倒了也要找妈妈,除此之外,拿到好吃的也会想到给妈妈吃一口。以至于家长一边享受孩子的依赖,一边又在担心小朋友这样会不独立。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其实,孩子愿意什么时候都和妈妈说,正是因为他们无条件地相信我们,并且家长会给予他们及时的回应。如果孩子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都是假装没看见,或者是严厉地拒绝。那么下一次他们便不会再找你,从而亲子之间的关系疏远,家长不能完全地了解孩子。

所以,父母在小朋友发出"求助信号"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予回应,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这样他们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应对外在的"危险"。但是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代表无条件的回应,适当的引导也至关重要。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第三个:会说"对不起"。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于是会不会在犯错之后道歉就成了检验小朋友是否听话的行为。有的孩子在自己做错事情之后主动说"对不起",有的孩子则立马躲到父母的身后,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平息"事态。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很明显,懂得说"对不起"的孩子是懂事的。说明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他们既然有了道歉的勇气,就有了敢于承担后果的勇气。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说"对不起",教会他们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孩子从不反抗?其实并不是

其实教育的本身并不是教育孩子,而是让家长在这期间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因为只有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的父母,才能教育出真正优秀的孩子。与此同时,家长要懂得真正的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要知道,孩子的能力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的多,不要觉得自己是父母,就要去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生活,生活中终究是孩子自己的。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