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峰妈妈说,她很喜欢那些勇敢自信的孩子,例如小峰的同学小俊。因为小峰班上每次有集体活动,小俊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带领其它小朋友参与。小峰妈妈觉得像小俊这样的孩子,积极、勇敢、自信,天生有领导气质。
而她的儿子小峰就不一样了。虽然小峰的各种条件都不比小俊差,运动能力、游戏、才艺等,一点也不逊色,但是,平时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比较被动。因此,老师也经常说,小峰其实是很优秀的孩子,但是对集体的事情不够热心,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缺乏“带头意识”吧!
孩子很自信
小峰妈妈认为,现代社会,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去表现自己的人,是很吃亏的。因为只有找机会去表现自己,才能让别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因此,小峰妈妈很希望小峰可以像他的同学小俊那样,积极自信地把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表现出来。但是,她又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小峰产生“带头意识”?
虽然卡卡妈认为,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孩子低调、不爱表现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培养孩子的“带头意识”,让孩子变得更积极主动,让孩子变得更自信,也是一件很能不错的事情。
父母要让孩子产生“带头意识”
孩子的“带头意识”,卡卡妈认为实质上是孩子够不够勇敢的一种表现。所以,父母想让孩子积极主动,也在他可以胜任的事情上“打头阵”,表现他的领导能力,那么,可以从培养他的勇敢意识开始。
有的父母可能会觉得,让孩子去“打头阵”,去带头,这不是让孩子“出风头”吗?所以,他们会对这种行为很不屑。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父母想让孩子起“带头作用”,并不是想让孩子“出风头”,而是希望孩子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领导能力,以便孩子长大后更自信,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
“带头”并不是“出风头”
三种方式,让孩子直面挫折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虽然很有能力,但是却不愿“打头阵”,除了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孩子不够勇敢,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他担心自己不如别人,会觉得丢脸。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勇敢一些,不再担心遇到失败和挫折呢?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卡卡妈的建议:
孩子对自己的信心不足
一、对待孩子要多些耐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挫折是难免的。当孩子和父母说起他的挫折和困惑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地、耐心地听他说,并对他表示理解,以便安慰孩子那受伤的心情。
父母认真地听孩子说话,并对孩子表示感同身受,那么,孩子的心情自然就会变好;孩子的心情变好了,他也会更愿意接受父母建议。如果孩子听了父母的建议,在生活中愿意起“带头作用”,那么,如果孩子愿意讲述做事的过程,父母可以耐心地听孩子讲述。
当然,如果孩子失败了,父母一定要及时去导他,不要让他因为一次失败而灰心,甚至失去积极性。
父母要对孩子多些耐心
二、利用逆向思维开导孩子
当孩子做事的方法、结果,与父母的期待不一致时,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直接训斥他,以免他产生逆反心理。当然,父母也不能一味地夸奖孩子,而是要学会使用一些小技巧来教育孩子。
例如,父母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对孩子进行引导。在孩子做了某件事后,父母可以把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先说一说,以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的“带头意识”得到加强;接着再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的。
父母要用逆向思维来开导孩子
三、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孩子受到挫折后,父母在开导孩子之余,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他受挫的原因和纠正方法,和他一起好好分析分析。毕竟,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虽然受了挫折,但是,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积极“打头阵”的时候,想让别人对他口服心服,首先就要有值得别人佩服的地方。
因此,父母可以建议孩子,平时需要多与别人交流,听听别人的意见;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畏首畏尾、拖拖拉拉,对于自己的行为,要勇敢承担后果和责任。
父母可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结语:
有的孩子不习惯主动,而是习惯了无论做什么,都跟在别人身后,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即使他有不同的意见,也不敢提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拿主意,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并告诉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