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母须让娃怕一个?中国式教育滋生的“双标”父母,不知有多坑
发布时间:2020-07-31 13:14:21 来源:

在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秉承的一个思想就是不能太惯着孩子,也不能把孩子管的太严格,所以在三口之家中,有的时候父母两个人经常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心里觉得孩子必须要怕一个才可以,不然孩子是不会听话的。

于是非常有特色的脸谱化家庭教育就上演了——

妈妈:今天吃了多少个糖果了,再吃牙就掉了,不许吃!

爸爸:要不再吃一个吧,就吃一个,不能再多了啊,要听妈妈的话!

画外音:(这是不听妈妈的话,好伐)

妈妈: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脏衣服要放在收纳筐里,不要乱扔!

爸爸:知道你学习忙,这回爸爸帮你收起来了啊,不能有下回。

画外音:(下回还是如此)

妈妈:儿子真棒,这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

爸爸:这有什么可骄傲的,什么时候考了全年级第一再求表扬吧!

画外音:(等儿子真的考了年级第一,爸爸肯定又会说“为什么不是全市第一”?)

父与母须让娃怕一个?中国式教育滋生的“双标”父母,不知有多坑


以上的场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有时候父母教育孩子就像唱双簧一样,一方表扬,没等孩子高兴几秒呢,另一方马上展开泼冷水教育,试图让娃再上一层楼;一方刚刚发难,孩子还没来得及改正错误呢,另一方赶紧采取“怀柔”政策,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辩解,甚至向发难的一方求情,让娃免除责罚,可以说很有中国特色了。

打一棒再塞个胡萝卜,尽管很多家庭这样的戏码表演的并不精彩,却仍然屡屡上演,这样的教育思维其实对孩子并不好。

外表“虎妈猫爸”,实质却是恐惧育娃

这样的家庭组合要么是虎妈猫爸,要么是狼爸兔妈,一方面是父母性格使然,自然分工,另一方面却也和父母刻意营造出来的红白脸氛围有关。必须要让孩子怕一个,实质是利用恐惧这种手段来掌控孩子。

父母当中,必然有一个要采取“恐吓式”育儿的,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言明孩子还有上升的空间,和娃摆事实,讲条件,严肃紧张甚至还有点刻薄;必然还有另一个家长,对孩子所处的处境深表同情,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或求情,或转移注意力,试图让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父母两个人,认为这样刚柔并济的教育,严肃不失活泼,是最好的尺度了,其实他们都错了。因为不管其中的一方如何“示弱”,其中要求“严惩”的一方已经将恐惧的氛围加码到极点了,说到底还是在以孩子的不安和害怕来教育娃。

这种做法初衷肯定是爱,但过程中却变了形,结果也往往并不理想。被“吓大的”孩子,很多时候对父母的红白脸教育方式已经免疫,完全达不到教育效果。

父与母须让娃怕一个?中国式教育滋生的“双标”父母,不知有多坑

红白脸教育很坑娃,不少家长还在用

家长自以为很聪明的红白脸教育早已过时,可是不少家长还在用,这对孩子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呢,它会对孩子造成这些不好的影响。

1、 双标爱演

父母爱唱红白脸演戏,其实孩子也是“戏精”附体,分分钟秒杀父母的“诡计”。就像小远家,平时父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经常板起脸来训斥,妈妈大都是好言相劝的那种。上个月爸爸因工作需求出差一个月,小远简直要“反了天”,之前立的规矩全破了,让宝妈很伤脑筋。

父母以为用红白脸能镇压住孩子“作妖”的欲望,其实本身就犯了“双重标准”的错误,爸爸管孩子一个样,妈妈管起来又是另外一个样,孩子受此熏陶,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应对体系。

在严格的一方演“乖宝宝”,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收敛自己的行为;在软弱的一方演“小霸王”,对家长的苦苦劝说充耳不闻,一反常态。这并不是孩子人格分裂,也不是真正改掉了坏毛病,而是学会了双标对待父母。

父与母须让娃怕一个?中国式教育滋生的“双标”父母,不知有多坑

2、 无所适从

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可能并不懂什么大道理,而是从父母身上来学习相关技能和为人处事之道。

但父母给孩子展现的却是一个相互对立的,看似有原则又没有原则的世界,一会儿唱红脸一会儿唱白脸,让孩子在所谓的“规矩”面前显得无所适从,他不知道该听爸爸的还是该听妈妈的,总之爸妈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很不一样”。

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谈不上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仅仅在父母之间的言行中徘徊就够浪费时间的了,伤脑筋。

3、 降低信任

很多孩子在逐渐长大后,或者多经历一些,会看透父母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在表演,也是在恐吓自己,这多少会对孩子的自尊心构成伤害。你想,父母都不信任自己,不能用正常的方式来沟通和交流,而是用这种交替上阵、“冷暖交加”的方法来针对自己,有何信任可言。

难道孩子在家长心中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对待吗?难道父母和自己真正的谈心就这么困难吗?有时候家长越是刻意,孩子越是逆反,认为这是对他不信任的一种表现。

父与母须让娃怕一个?中国式教育滋生的“双标”父母,不知有多坑

4、 亲子疏离

家长长期采用红白脸教育,孩子自然愿意和“帮自己”的一方亲近,而讨厌甚至憎恨“凶狠对待”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在孩子还不具备分析能力的时候,会单纯地认为狼爸、虎妈就是不爱自己,讨厌自己,所以也不会喜欢这样的爸妈。

这种感觉有的会持续到成年阶段,一直都和“不爱”自己的一方有隔阂。很多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有时候他们会争着做温柔的一方,而拒绝做恶人,却从没想过彻底放弃这种教育方式。

不做“双标”父母,家长就要这么做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个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刺骨地吹,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春意上身,纷纷解开纽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

教育孩子也提倡“南风”,而拒绝“北风”,更拒绝父母刻意为之的风向多变!

不做“双标”父母,而要做原则统一的父母。或许爸爸和妈妈在育儿上有不同的见解甚至是分歧,但这些都应该是在孩子背后解决的问题。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原则统一”,以一致的态度和标准来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帮他解决困惑,度过难关。

父母原则统一,首先就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不至于让孩子的判断出现混乱,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当然原则统一也讲究宽严并济,宽严并济是尺度问题,而唱红白脸则是方法问题,两者性质不一样。

在统一的原则基础上,对孩子刚柔相济,这才是真正的“南风教育”。总之,让孩子感到害怕的教育并不可取,让孩子感到爱的教育,才是父母最该给孩子的。

用平等、理解、宽容之心来带娃,而不是像商业谈判上的“非黑即白”教育,让孩子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能简洁明了地知道父母的意图,知晓正确的行动方式,就OK了。毕竟我们所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仅仅是树立父母的权威,不是吗?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