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4年,一个孩子出生了,父亲为他取名柳三变。这个名字出自《论语》: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一看就知道,这是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
然而世事浮沉,命运变幻莫测,他改掉了自己名字,亦未完成家人寄托的期望。
第一次进京赶考,他从家乡走了足足6年,才抵达京都。这6年里或许是世俗太过美丽,缠住他的双脚,让他迟迟不肯步入科考。
这6年里,他留下的一首佳作据说令一百多年后的金国完颜亮读到后,悍然举兵侵宋。
虽然这次伐宋失败了,但是这首《望海潮》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而那句高度凝练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成为了杭州的名片。
进京后第一次科考以失败告终,他心里不是滋味,抱怨似的作了一首《鹤冲天》,仁宗看到后只轻飘飘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再次将他黜落。之后接连4次,全都失败。
彼时他的词名已起,他愤怒且不解,人人皆唱的词作为何挣不得功名?罢罢罢!也许是一腔孤愤令他写下:奉旨填词柳三变。遂将名字也改做柳永,自此埋头填词作曲。他高歌市井生活,写词赠与歌姬,在官场中落得一个「浮糜」的名头,为官者欣赏他的词作却甚不喜欢他本人。但他们已经拦不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一篇篇佳作的问世带来是整个词坛的变革,他填写了大量慢词。所谓慢词,就是在原来小令的基础上,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词的节奏放慢了,音乐变化多了,演奏起来也更加悠扬动听。
柳永用的词调比晏殊多三倍,比欧阳修多两倍。宋词里880多个词调,有100多个都是他首创!
那时的柳永,宛然就是宋词掌门人。他在宋词上的革新,后来的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哪一个没有受到影响?
柳永这一生仿佛是一道盛大华丽的烟火,喜爱他的人都被他肆意绽放的才情惊艳,厌恶他的人冷眼看着他慢慢落成冷灰。但闪耀过后,他在自己词中倾注一腔深情,一身孤胆,将自己化作一颗星星,永恒地在词坛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