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不打不成材,不骂不成器”,所以打和骂成了不少父母教育孩子必备的“武器”。
想一想你是不是也经常在用着呢?你是不是还在沾沾自喜,使用这个“武器”的时候,孩子会乖乖听话?你是不是还在为利用“武器”赢了孩子而感到洋洋自得呢?
很多家长和孩子在一起久了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把孩子想想得过于完美,当你心情好的时候你可以允许孩子闹闹脾气,但是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想让孩子乖乖听话,别来烦你。但你也知道孩子怎么可能做到的呢?所以孩子就直接承受了你的吼骂。
在你对孩子吼出的一瞬间,孩子完全是蒙的状态,因为前一秒他还和你高高兴兴的,但是下一秒你就突然变脸色了。孩子承受的心理落差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1.经常被吼的孩子胆子会很小,有的还容易自闭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吼孩子。孩子摔碎个杯子,不小心把水洒了,家长都会把孩子说一顿,说孩子太不小心了,数落一顿。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变得胆子越来越小,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做,生怕做错了或者做得不好就会被骂。更有严重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流,变得自闭起来。
2.孩子变得不自信
孩子本来对这个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每次在探索新事物的时候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每次犯错都遭到吼骂,时间长了,孩子在探索新事物的时候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变得不自信,同时失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3.叛逆心理会更强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家长再次吼骂孩子的话,孩子就会反抗,做好很多错事,甚至离家出走。《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其实就是典型的例子。小时候自己不管做得再好,总是得不到表扬,经常遭到妈妈的批评吼骂,到最后家直接和这个家断绝了关系。
每一个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的,不管用什么方式只是希望孩子将来能过得更好,但是吼骂确实不是正确的方法。可能父母赢了孩子只需要一句吼骂,但是可能付出的代价就是孩子的一生。
不管孩子做得对错与否,我们都是爱他们的。没有哪一个人是完美的,包括孩子和我们自己,所以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同时也要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
你有吼过孩子吗?你吼孩子的时候,孩子是什么反应?你有做过补救措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