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小女儿刷了一边又一边的《小鹿斑比》,小女儿能踩每个她的笑点,一边又一边地狂笑不止。
无奈的我,被强迫地陪着她看呀看,不过,这次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件事。
若把斑比看成是个男孩,在他成长为鹿王的路上,他的母亲和父亲为他做了什么呢?
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
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人的性格中在幼年时期所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乌申斯基
/part one
从斑比出生就陪在母亲的身边,母亲温柔、耐心对抚养着他。
从一开始学走路,他蹒跚地学习中,他害怕外面的未知世界,他跌倒了,母亲关注他鼓励他,又积极引导他,鼓励他靠自己重新站起来。陪伴的过程也适当放手让他自己亲眼亲身亲手地去接触自然感受自然。不要怕摔了疼了而去限制孩子的行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大胆地放放手,让孩子去碰去摸去发现这个世界。
在斑比慢慢地成长中,母亲没有把他一直护在羽翼下,她带他去草地,去见识这个世界。但她也郑重严肃地告诉他,这个广阔的世界,是危机四伏的世界,千万不可贸然行事,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先观察好环境,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去。
儿行千里母担忧。
母亲对于子女的担心是无穷尽的,这种爱,是孩子们闯荡天下的底气。但一定要把握住度,千万不要死死握着不肯放手。那样,孩子是永远不会长大的,父母控制着控制着,那种欲望就越欲罢不能,不舍放手,有时,以爱之名,做了伤孩子的事而不自知。
/part two
母亲带着斑比经历风吹雨打,感受生活中雷雨交加。在孩子害怕的雷电交加的夜晚,给他安慰,为他带来无尽的安全感。而孩子慢慢地也会接受了这些本是恐惧的事物,慢慢地在雷雨中,细细地体味风雨中这个世界的奇妙和有趣。不再害怕面对,也不退缩,因为母亲的包容,让孩子更敢于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友善的母亲也为他带来了友谊,他与他人和平相处,善待他人乐于帮助他人,也虚心学习。所以他成长地又快速又平稳,还收获无数的友谊和爱护。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的都是爱。
寒冬来临,食物的匮乏,母亲一路护着他寻找安全的转移之地,一边教他更多的生存之道。路途中,他们吃着前面鹿群吃剩的寥寥无几的树皮,一路饥寒交迫地赶路。在最后春天快要来临之际,母亲心疼他长期地忍饥挨饿而冒险去吃了青草,却使得两人陷入险境,被猎人盯上。最终,斑比惊险逃脱,而母亲却再也回不来了。
此时,境况也甚是微妙,这也预示着,过了哺乳期的男孩,对于母亲的需求越来越弱,相对地,对于父亲的需求和引导,就越来越强烈。
“虽然三岁以前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母亲,但是从这之后,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从父亲那里获得。相对于母亲来说,父亲更宽容、心胸更开阔,因此能给孩子相对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女性一般偏感性,而男性偏理性,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往往比较能坚持原则,这对于孩子的规则和纪律意识形成更有好处。”--詹文龄校长
我们仅仅指望给孩子留下两份永久的遗产:一份是根,一份是翅膀。
男孩子生性自由,不善服从;对待他们,当以诚恳和率直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起勇气。--蒙田
/part one
失去母亲的斑比,被父亲有力地保护着。老鹿王带领斑比熟悉这片森林,让他自由恋爱并成家。
在斑比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拼尽全力去拼搏时,老鹿王没有伸出任何援手,完全放任斑比自己处理。但当斑比在陷入危险之境时,他又不顾安危地带领着斑比逃离险境,确认斑比安全后默默地离开。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上具有坚韧性;二是善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成果的积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的确,父亲对于幼儿的性格塑造,其影响深远。
放任不管孩子,孩子如果在父亲这里找不到榜样的力量,他就会去别处寻找,运气好点,孩子被引导地向上健康成长;但若被一些不良的友人影响,个性形成后,要想改变,难于上青天。与其后来费劲掰正,不如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指引。
也不可过于严格,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洛克
老鹿王在斑比对人类表现出神化了的恐惧之时,冒着危险,带斑比去看那个即将死去的猎人,告诉他:不要害怕敌人的强大,要勇于面对,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坚不可摧的。
“我祈求,请不要把他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激烈之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对那些失败者富有同情心了。--麦卡瑟”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四者来,宠禄过也。--《左传》
在斑比完全地熟悉了森林,他也成了这个森林中神出鬼没的一只最聪明的鹿时,老鹿王终于安心的离去了。这片森林里,只需要一只鹿王即可。他可以无忧地彻底放手了。
【结语】
种的花终会结果,品尝子女们的幸福所带来的芳甜,亦是我等为人父母之最乐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