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古代的文人们必然不能放过这个题材,许多诗歌都与春节有关,今天就来看几首。
过大年,放鞭炮
气氛搞起来
新年新气象,从古至今,人们形成了很多庆祝新春佳节的习俗。
吃年夜饭、发压岁钱、贴春联等等。这些习俗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最喜欢的可能就是放炮了。
古时传说,有一个名字叫“年”的怪兽,除夕这天会跑出来滋扰百姓,这个怪兽最怕巨大的声音,于是,这一天人们就敲锣打鼓,把年兽吓跑。没有锣鼓的地方,就敲空的竹筒,或者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称为“爆竹”。听个爆竹的响儿,就颇有年的气氛。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一首为人熟知的诗中,新桃旧符,指的是挂在门前的桃木做的符。人们喜欢在新年这天在门边挂上桃符,寓意平安吉祥,同时把去年的桃符取下来。
后来挂桃符逐渐演变成了贴春联。红纸黑字,写上吉祥的话,寓意新的一年的平安和美好。当然也让有学问的人,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除夜》
——吴锡畴
守岁儿童语笑频,老翁醉拥地炉春。
欠伸起唤梅花说,明日平头五十人。
除夕晚上,国人还有“守岁”的习俗,传说年兽只在除夕晚上出现,只要一过半夜十二点,年兽就会离开。所以人们就不睡觉,防止年兽来袭,称为“守岁”。
现在守岁,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好久不见的亲人,还可以一起诉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非常温馨。
别人回家,我落单
送给那些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游子
《除夜做》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过年回家,与家人团聚,已经变成了一个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惯,但是总会有很多人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回家。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的时候如果没法回家,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可以说是到达了顶峰。现代科技发达,还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可是古人只能遥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显得分外凄凉。
新的一年,又长一岁
唉,又老一岁的心酸
过年就像过生日,时时刻刻提醒着大家,又老了一岁。再想想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唉……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有时候大家都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时,如果你有不开心的事情,会反衬得尤为落寞。
这两位诗人可能当时也是这种感觉。岁月蹉跎,生活不易,诗人借写新春佳节,实则是在表示内心的落寞与不甘。
生活本就不易,无论今年春节怎么过,这样一个喜庆的节日,让我们忘记不开心,向新的一年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