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变成了一场暴政
发布时间:2018-07-03 10:51:55 来源:十分妈妈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变成了一场暴政

作者丨 JennyLiu

№.1

演员马伊琍曾经在微博上提及女儿Emma在得知同学自己单独睡觉后,也主动提出自己要跟妈妈分房睡,并很快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睡觉。

妈妈还没要求和孩子分房睡,孩子倒主动提起来了,这当妈的还真有点不适应了,所以后来马伊琍在微博上说期待着将来有一天,女儿还能亲昵地对她说:妈妈,今晚我想跟你一起睡。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变成了一场暴政

关于和孩子分房睡,相信很多父母都有一些共同的困扰:

孩子多大开始分房睡好呢?

是否需要提前训炼呢,几岁开始可以开始训练呢?

独自睡觉对孩子的独立能力有多大影响呢?

........

所以,一看到一些育儿专家的几岁分房睡的建议就会趋之若鹜,不管孩子有没有准备好,也不管孩子的个性特质,都‘严格’地执行,并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为由,对孩子哭闹和不愿意也是不管不顾。

最后,孩子终于能一个人睡了,可再也不愿意和父母亲密了。

在网上看到一个家长发的帖子,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孩子3岁时开始分房睡,孩子不愿意,就把自己的房门紧紧关上,不论孩子怎么敲门,在门外怎么闹,都不管,直到孩子不再哭闹了,便会开门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即使中途孩子再次醒来哭着要和爸爸妈妈睡,也是断然拒绝,直到孩子哭累再次睡着。

后来有一次带孩子去旅行的时候,这个妈妈原本打算和孩子睡一起,却遭到孩子的拒绝:我不要和你睡,我不喜欢和你在一个房间。

那一刻,这个妈妈懊悔极了。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变成了一场暴政

№.2

为什么孩子会害怕和父母分房睡?

那些严格遵守分房睡的父母们也许都忽略一个本质问题:

孩子天生对夜间是充满焦虑和恐惧的,对入侵者、魔怪、无法解释的声响害怕,和对黑暗的恐惧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有99%的时间是以游牧方式生活的,对于原始人类而言,夜晚被独自留下的孩子很可能被其他兽类捕食,意味者遗弃和可能的死亡。

所以分离会让大脑的原始区域发出一系列恐慌反应,也会引起一段生理的疼痛过程,而家长作为孩子的保护者,与孩子分离时自然就会增加他们的夜间恐惧。

一项对西方孩子的研究显示:

在荷兰有超过73%的4到12岁的孩子经历过夜间恐惧,在澳大利亚8到16岁的孩子中间,也有64%的孩子确认他们经历过夜间恐惧和焦虑。

而夜间焦虑和恐惧正是破坏优质睡眠的第一杀手。

不难发现,生活中那些压抑或是有焦虑情绪问题的孩子,都有遭受过长期的噩梦或其他睡眠障碍问题。

我们成年人在睡觉时如果感到焦虑,受到威胁,或悲伤时,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水平就会升高,引发抑郁感,所以对于还未发育完全,无法处理自己恐惧情绪的孩子来说更加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了。

而且,有些孩子天生比其他的孩子更害羞,当他们面临自己的恐惧时,先天的生理劣势会让他们的右脑前叶活动更加剧烈(前叶是大脑处理恐惧和焦虑的区域)。

所以,每个孩子在独立睡觉前至少都要学会以下能力:

成熟的时间观念(能够判断什么时候我会再次看见妈妈?)

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分辨表象和实质的能力

明辨意识,信任理性结论而不被感觉信号所误导。(地板上那团阴影看起来像是个魔鬼,但是我知道,那实际上是一堆衣服。)

实践证明,大部分孩子在四五岁都还没有发展出以上几点能力,即便是有些孩子可以明辨自己的情绪,也无法为自己发明一套有效处理自己恐惧的程序。

一个孩子要做到这点,需要来自父母亲敏锐,温柔的鼓励和支持。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变成了一场暴政

№.3

帮助孩子处理夜间恐惧的12个建议

简单粗暴的让孩子独自留在黑夜中,任由他懊恼和哀伤,是不可取的,一是孩子还没有从中走出来的能力,二是这样做会增加孩子的各种情绪问题。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1、寻找日常压力源

日间焦虑的孩子(来自学校、同父母的分离或是其他因素)更容易害怕黑暗,恐惧独自睡眠。你可以通过帮助他对付日间压力,来减轻孩子的夜间恐惧。

2、重估孩子的睡眠需求和睡眠时间

有时候家长会高估了孩子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他们会在孩子们睡着之前很长时间,就把他们送上床,这样孩子被扔在黑暗中,会经受更多的夜间恐惧煎熬。

3、避免接触恐怖素材,如电视,故事,和图像(尤其是上床之前)

一项最近的调查显示,5到6岁的孩子,被动收看成年人的电视节目(恐怖电影,或者夜间新闻)整体上在夜里睡的较少,并有更多的睡眠干扰。

4、通过抚触的力量同恐惧做斗争

身体的关爱会关闭分离焦虑的闸门,所以多拥抱,多和孩子进行肢体的接触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5、要有耐心

如果孩子的夜间恐惧剥夺了你的睡眠时间,很自然你会感到不满,但不要直接对孩子发怒或是刺激他们,如果孩子感到自己不被接纳,这只会加剧他们的分离焦虑,而让事情变得更糟。

6、对夜间恐惧做出迅速反应

向孩子保证,夜间恐惧是不真实的,向他解释,每个人偶尔都会经历夜间恐惧,越是迅速的打断孩子在噩梦中的徘徊,孩子就越能再次快速睡去。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变成了一场暴政

7、为孩子准备一盏夜灯

当你和你的孩子正在同夜间恐惧做斗争时,打开可以调节灯光的小灯,柔和的灯光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平静。

8、给孩子树立一个淡定的,行事自信的榜样

当孩子在恐惧状态中来找你,要温和地、敏感地回应他,告诉他你了解他的恐惧,每个人偶尔都会害怕,大人也一样。

但与孩子的共情要适度(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领会恐惧,当你的孩子确信你非常焦虑和担忧时,他们会变得更为恐惧)。

9、如果可以,证明给孩子看,他们的恐惧已经消失

小孩子缺乏明辨表象和实质的能力,对这些孩子来说,告诉他们附近并没有鬼怪还不够,需要你真的去看并且确认这一切。

10、告诉孩子如何去放松

当你安慰哭泣的孩子时,可以教他呼吸训练法,将自己的一个呼吸,分成几个小部分,研究表明,40% 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呼吸法减少了身上的恐惧感。

11、通过想象欢乐,安全和勇敢的场面来对抗恐惧

让孩子去想象让他们感到欢乐和有控制感的场面,比如,鼓励他想象正在和自己最喜欢的宠物一起玩,也可以让孩子练习告诉自己,他很勇敢。

12、通过角色扮演教授应对技巧

在白天,可以和孩子聊聊他的恐惧,和他探讨该怎样来和恐惧做斗争。

让孩子在游戏中扮演一个小角色,另一个大人或是年龄稍长的大孩子来分别扮演恐惧中的孩子和来帮忙的父母。

扮演的过程中,“大人”告诉“孩子”该怎样来对付自己的夜间恐惧,而“孩子”则尝试每一种技巧,游戏最后,再让小孩子去扮演安慰人的大人。

多少父母把和孩子分房睡变成了一场暴政

总之,一句话,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同,个性特点也不一样,并不是一刀切的孩子到了几岁就要让他一个人睡,独立能力并不是刻意逼出来的,而是引导出来的。

等到孩子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或者自信坦然地告诉你他要一个人睡时,才是他真正独立的时候,在这之前,就尽情的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亲密时光吧。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