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让阳光照进未成年人心里
发布时间:2017-06-15 18:07:32 来源:

“闭上眼,想像一下,你现在就站在摩天大楼的顶上,已经走到楼的边缘,向下看,体会一下自己的心情……”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随着老师的指示闭上了眼,静静地体会高空中向下俯视的感觉。“我非常害怕!”“我想到了死亡。”睁开眼睛,大家表达了真实的感受。

这是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阳光心社”中,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王玉民老师给学校西藏班同学们上心理活动课的片段。

“心理课程在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比如这堂课,它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们探索各种情绪的来源,学会控制和调解,改变对一些事情的态度。”王玉民老师说。

石家庄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1995年,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7年,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成立,在省会文明委的统筹协调下,市委宣传部、省会文明办、市教育局统一谋划部署、统一督导评估,市、县、校累计投入2600多万元支持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发展。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已经在100%的中小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心理维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2012年,石家庄市入选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2016年底,我市成功承办全国未成年人心理辅导骨干培训班,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三级体系的做法被中央文明办推广。

多角度引导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每到5月10日,石家庄市都要集中展开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校在组织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的同时,还积极尝试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比如心理剧、校园情景剧、心理沙龙、心理拓展训练、趣味心理运动会等。

长安东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东有一个妹妹。“有了妹妹以后,爸爸妈妈把好吃的先给她,好玩儿的先给她,我们闹矛盾时总说‘她还小’,让我让着她。有一段时间,我真的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针对双孩家庭中老大这样的心理,学校排练了校园心理剧《爱我还是爱他》,小东在剧中扮演了家长。换位中的小东开始渐渐理解爸爸妈妈的苦衷。“我像妹妹这么大时,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爱我的。只不过我现在长大了,他们爱我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演完剧中的‘爸爸’,我终于理解了我的爸爸妈妈。”

除了“5·10”心理健康日,我市还把5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积极开展各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市到县区、到学校都在组织开展公益心理咨询、心理讲座进社区、心理维护图片展、心理恳谈会等一系列活动。今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期间,市委宣传部、省会文明办、市教育局启动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承办的“心灵课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公益行动,计划全年在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举办公益讲座100场,面向广大家长和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维护知识,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身心健康。

强师资建设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

市第22中学的专职心理老师白昱至今忘不了那个腼腆的女学生与自己的第一次长谈。

那天,一名高一女生敲响了白昱办公室的门,说有话想和老师交谈。“50分钟的约见,顶多说了20分钟,而且断断续续。剩下的30分钟她都在低头搓手指。”有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白昱知道,这个孩子遇到了问题,需要耐心、长时间的陪伴来解决。

随后的日子里,白昱常和这个女生交谈,女孩逐渐放松了心情,和老师交上了朋友。她们在一起谈学习、谈同学、谈家庭、谈理想,一谈就是两年多。“现在女孩已经大学毕业了。”白昱笑着说。

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像白昱这样的专职心理教师有上千名。

我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及未成年人心理维护工作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培训教育系统学员3426人,二级830人,三级2546人,成为全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为完善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支撑、班主任为主导、任课教师参与”的全员心育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员培训,要求每年每位班主任接受不少于10个学时、学科教师不少于5个学时的相关培训。目前,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比已经超过1∶500,不少学校甚至达到1∶200。

我市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历时一年半编写出版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全市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们人手一本,依此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全面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王小开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