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名初解
发布时间:2020-05-23 11:34:20 来源:

从3月1日起至12月1日,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讲好石家庄故事——你所不知道的石家庄”优秀短文有奖征集活动,旨在更好地挖掘石家庄发展新成就,普及石家庄历史文化知识,弘扬石家庄本土文化,加强本土文化认同,树立本土文化自信,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我们的家乡石家庄,共同讲述石家庄的故事。无线石家庄APP将陆续刊登部分征文作品,以飨读者。

石家庄地名初解

江  明/文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历史演变的活化石,还是当地文化发展的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说起石家庄地名文化来,可谓异彩纷呈、娓娓动听,可以窥视历史的筋和脉,从许多地名解码中可以领略其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和美的享受。

大家都称石家庄为天下第一庄,只是因为当年火车站建在默默无闻的石家庄村,如果当时车站选址东移到长安区开原路则会叫南石家庄;再东移到晋州则可能叫大石家庄或小石家庄;往东南到赵县韩村镇则仍叫石家庄;往南到高邑则叫石家庄或小石家庄;到赞皇县西阳泽乡则叫东或西石家庄;往北到正定南楼乡就自然成了北石家庄;再往北到行唐县翟营乡除了仍叫北石家庄,还另有三种选择:东、南、西石家庄。由此可见除了往西到井陉以外,叫石家庄还真是高概率事件,不过更可能会多加一个前缀。

石家庄北承燕京、西上太行、南接中原、东连齐鲁,历来是兵家重地,在地名中留存最多的是铺和营,铺是驿站,比如:承安铺镇就有承安铺、新街铺、木远铺、三合铺、三里铺、田村铺等,马头铺是马递铺,与铺相关的还有小铺和铺上。营则基本上都是古代屯兵之地,后来成村,以营为村名 ,比如:胡合营、月儿营、佃士营、秀才营、常信营、范庄营、不落营、许亭乡军营村,军队离不开马:撒马营、孤马营、换马营;留营则是韩信打赵的时候留下的伤残兵营,六郎营和肖家营是宋辽对抗的佐证,而试炮营、伴当营、锚营、前哨营、巡检司、教场、东三教、西三教、中帐、仪停、倒马、马圈、大马圈、日沟驿等地名都是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

谐音是地名进化的通常路径之一:庄窠是装货,北宋是北送,无极是毋极,南翟营是南寨营,上京是尚京,堽头是冈头,(晾)王口是晾网口,和睦井是蛤蟆井,藳城则是先高字穿木屐为槀城、槀字再戴草帽终为藁城,画壁变华壁终化皮,成村变城村终陈村,肚避后杜壁再杜北,谈固先檀固后谭固,西富村则是先谐音后雅化:此地系战国时期房子郡设立监狱的地方,该村占据西边,故借此按方位取名为西监村,监菅同音,后演变为西菅村,1928年县长杨及龙雅西菅村为西富村。

正定和正莫都是因避皇讳改真字为正字,只是年代不同,正莫改于宋真宗咸平元年,正定改于清朝雍正年间,但好奇不知真像寺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有人说市中心没河,怎么会以大石桥为标分为桥西和桥东,其实大石桥不是跨河水桥而是跨铁路旱桥;同样平山不是平顶山,而是平定了安禄山。

晋州市周家庄乡一直为集体经营,不设村委会,是全县唯一的乡、队“两层楼”的管理体制,地名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生产队顺序命名,这种坚持集体经济模式在国内已不多见;元氏县马村乡也存有张掖一、二、三、四队。

新乐的新字一点也不新,因隋文帝杨坚把西乐城误为新乐城,一误至今;而新城铺的新字可能是石家庄最古老的新字,约有二千八百岁!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內的白狄族人,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以新市为国都,西汉置县,后曾改名为新市镇、新城铺,历来是南北大道的重镇和驿站。但更多的新简化为辛:以辛集为代表,辛集是全国重要皮毛聚散地,明清之际享有盛名,有直隶一集之称,明时名新集,后改新为辛名辛集。在石家庄、沧州等地新改辛是普遍存在的,仅辛集市就有马庆乡辛村、和睦井乡贾辛庄、小辛庄乡大、小辛庄等。本人在研究沧州地名时(注1)曾指出系本土文人在书写时为了省笔墨、提高书写速度,常把许多字简化了,这在近现代农村仍是多见的现象,比如把方壁(璧)简为方北,白佛简为白伏,园简为元(元头、杏元、东元、梨元庄、果元等),圆村也简为元村,但元氏的元不是园和圆之简,而是赵公子元封在这里。

总之,每一种地名溯源都极具历史积淀和文化张力,让人赏心悦目。

欢迎投稿!稿件请联系主办方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文稿和图片均以附件形式发送。联系邮箱:sjzshkx200@163.com。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