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国也有双十一,文人们囤什么?
发布时间:2018-11-10 14:55:38 来源:楚尘文化

双十一到来之际,囤积牙膏洗衣液卫生纸,是一个想要参与双十一购物狂欢、却懒得弄懂复杂规则研读各路清单的当代青年最后的倔强。

如果民国也有双十一,想必作家们也要放下笔加入一场购物狂欢。买买买,享受占有的优越感才是铁铮铮的犯瘾动机。

01.

鲁迅:又到了疯狂囤甜食的时候

迅哥爱吃零食,在《零食》一文中所述“那功效,据说,是在消闲之中,得养生之益,而且味道好”,积极为零食代言。他尤其爱甜食,如果有双十一,迅哥一定先囤上三样甜食:羊羹,柿饼,萨其马。

在日本留学时,他特别青睐一种叫“羊羹”的茶点。这羊羹是“用小豆做成细馅,加糖精制而成,理应叫‘豆沙糖’才是正办”。

迅哥在日记里写:“午后得羽太家寄来羊羹一匣,与同人分食大半。下午齿痛。”此时的迅哥一定觉得又难过又快活,第二天他只好去王府井治牙,又作了一篇日记:“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徐景文处治牙疾,约定补齿四枚……过稻香村买饼干一元。”

迅哥,你怎么管不住你的手呢?和所有热爱甜食的孩子一样,只要眼前出现了甜食,眼冒金光,哪里还记得牙医手里明晃晃冰冷冷的钳子呢。

有朋友从河南来,送给鲁迅一包柿糖,鲁迅一尝,“又凉又细腻,确是好东西”。许广平告诉他,这是河南名产,用柿霜制成,性凉,如果嘴上生些小疮之类,一搽便好。

吃了大半柿糖的鲁迅只好在日记里嘀咕一下:“可惜她说的时候,我已经吃了一大半了,连忙将所余收起,预备嘴上生疮的时候,好用这来搽。”

虽然收起了柿糖,可迅哥夜里都睡不着,光惦记柿糖,心向往之不如动身,“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

鲁迅一定也很喜欢吃柿饼,不然怎么文章中,他写道农妇想象皇后娘娘的福气——睡醒了就喊:太监,给我拿个柿饼来!”八成是写到一半,又想来一份甜食了。

迅哥也爱稻香村那口萨其马,他“甜甜的日记”在1913年至1915年两年间,就记载了他前后15次去北京的稻香村买萨其马吃。

如果民国也有双十一,鲁迅先生一定放下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笔,赶紧将各家甜食加入购物车。

02.

林语堂:热衷测评牙刷与牙膏

早在1933年,林语堂就写了一篇文章,提醒大家如何购买牙刷和牙膏,不至于被广告欺骗,他应该是最早的、童叟无欺的测评博主。

在双十一到来之际,林语堂再次提醒积极囤货的大家:“也许在广告术未甚发达的我国,有许多人未上过我所上的当,但在国外,此种经验是中等阶级所同有,而不定是普通中等阶级所能觉悟的。但是我想,虽在我国,这种苦痛不久总会来的,因为广告术已经逐渐发达了。”

先说买牙刷,他自称“经过三年苦心研究,最适宜科学最卫生最文明的牙刷的经验”,测评三款牙刷:刷毛毛面呈向内弯的形状、刷毛毛呈向外弯平面和直柄牙刷。

刷毛毛面向内弯:

不读书的人总以为牙刷只是一根刷子,而要使用方便功效易见,刷毛应该是整齐的,与毛刷、衣刷、靴刷相同,正如一只椅子,总应该是四足齐平才合理。但是我生性有科学的好奇心,很注意有什么新奇花样。

因为我正在寻求什么新奇的牙刷,看见预防牌的刷毛不齐,呈犬牙状,末端又有高起的一簇刷毛,遂引起我的注意,犹如我现在看见一只三足短一足长的凳子,也会特别注意。

我看见说明书,说这刷毛毛面呈向内弯的形状,与我齿沿向外弯的弧形相合,觉得很有道理,遂即刻决定“这是我最合理最科学的牙刷了”。那时我选定的,是一根刷柄向内弯三十度的牙刷。过后也曾买过一支刷柄向外弯三十度的牙刷,而并没遇见什么不测风云。(无功无过型牙刷?)

于是使我猜疑,也许不向外弯亦不向内弯的直的刷柄才是最合理化的牙刷吧?

刷毛毛面向外弯:

我花了一元三角买了思脱大医生的牙刷(Dr.West’s),这最文明最科学的牙刷刷毛的面是向外凸出,而不是向内凹进的弧形,正与我所相信的老牌相反。

我发现这科学最近发明的成绩,末端并没有一簇高出的毛,反是两端毛短,中间毛长;说明书又告诉我韦思脱博士经过多年的试验,得到一个结论,说只有向外弯的牙刷才能与齿沿的内部的弧形相合。这有点像听见牛顿与爱因斯坦各持异论,不免疑心有一人是错的。

民国牙刷广告:牙刷分两用

我带回这韦思脱博士试验的结论回来,一刷,发现不但齿龈的内沿刷得到,就是齿龈的外沿也一样的刷得到。

平面直柄牙刷:

我到最近的杂货铺用二十五个铜子买一支广东制造的平面直柄牙刷。回来之后用起来,感觉有刷毛整齐的牙刷刷过齿上的一种三年来所未有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小长大健康快乐时所用的牙刷。

林语堂最后结论:别迷信所谓广告,多贵的牙刷还不如一支最便宜的国产牙刷好用。 他把这段寻找“文明牙刷”的经历称为一幕悲剧,不过,他寻求“文明牙膏”的经验,真如同一部一百二十四回小说。

诚实的测评博主这样写道:那些各种牌号的牙膏、牙粉、牙水互相攻讦的广告,读了真令人眼花缭乱。简单的叙述起来,各种牙膏、牙粉、牙水我先后都已用过。家家说“惟我此家”货色是不害牙齿的,我觉得用起来,无论哪一家都是一样。

不仅如此,他还一一击破广告的谎言:

1. 我看见过化学室化验的证书,说某种牙膏于几秒钟能杀死几百万微菌,后来有医生告诉我,此家消毒水杀菌力不及盐水。

2. 有某家广告警告我“当心粉红的牙刷”,说是用错牙膏,齿龈脓溃的先兆.其实刷时用力,齿龈微出血,是当然的事。

3. 我会经受Lambert医药公司的诱惑,说用利思特灵(Listerine)的牙膏一年中省下来的钱可以购买以下任何物品之一种:“七磅牛排;八磅火腿;八磅小羊排;两只鸡;十二条咖啡卷;十瓶果浆;二十包面粉;三十罐头空心粉”……然而用了一年之后,并不见得我的太太赠我这些礼物。

如果民国有双十一,林语堂一定是对购物狂欢岿然不动的那个,毕竟,经过孜孜不倦的测评后,他已厌倦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并依然好奇地请教他的牙医朋友:牙膏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我真气炸了肺,一直跑去问一位牙科的朋友,请教他“到底牙膏有什么用处”?他只笑而不说。我知道他心里在说“你可怜的中等阶级啊”!我要求一个明白答复。

“什么!”我喊出来,“至少牙膏总能够洗净牙齿,不是吗?”

“老兄啊!”他拍我的肩膀发出怜惜之意说,“你要明白,洗净你的牙齿是水及牙刷啊!牙膏不过使你洗时较觉芬香可口而像煞有介事而已。”

“那么,用一两点香蕉露也可以吗?

“亏得你想出来!”朋友转怜为笑叹一口气说。

我们两人紧握双手,宛如手中握住一件天知地知尔知我知宇宙间的大秘密。

原载《论语》第30期,1933年12月1日

03.

张爱玲:不错失囤口红时机的美妆博主

张爱玲在散文《童言无忌》中写道:“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祺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丹祺(Tangee)这个美国品牌,是第一批生产口红的化妆品品牌之一,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丹祺是一款受追捧的口红。

它在《申报》上面做的广告,非常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特点:“内含神秘变色膏,增加自然美,丹祺在未用前,其色似橘,一经着唇,立变玫瑰色,鲜艳自然,终日不褪,中有香霜,使唇柔润。”持久、不掉色、滋润这些特性,都是早期高级口红的显著特征,或者说主打卖点。据说丹祺还可以随着不同人的唇色而改变颜色,且色泽持久,着水不退。

在《海上花列传》中,张爱玲还将其中第九章命名为“小号的丹祺唇膏”,可以称得上是丹祺的忠实铁粉了。

张爱玲发表的小说中常常可见她自己绘制的插图,女主人公们面部最常见的特征,就是一张诱人的红唇

张爱玲一定是对口红研究颇多的,你看她的小说:

《第一炉香》的恶毒姑妈涂的是紫黑色口红:“嘴唇上一抹紫黑色的胭脂,是这一季巴黎新拟的‘桑子红’。”

《琉璃瓦》里“曲曲蹲在地上收拾着,嘴上油汪汪的杏黄胭脂,腮帮子上也抹了一搭”,她涂的是微红的元气色。

而老派的女子则是《怨女》里的银娣,“在手心调了点水粉,往脸上一抹,撕下一块棉花胭脂,蘸湿了在下唇涂了个滚圆的红点,当时流行的抽象化樱桃小口。”

男作家伊北在《流苏与娜拉》一书中写道:“张爱玲去世后,留下遗物不多,最显著的是三样:手稿,假发,口红。写作是安慰内心,假发是抵抗岁月,口红则是展现给世界的一抹亮色——出门走走,好歹对得起路人观众。”

而遗物中最多的就是口红,CD的几款经典口红,张爱玲都在用,另外还有雅顿、倩碧等品牌。

要是民国有双十一,张爱玲是不是会囤上各大品牌各种色号的口红呢?

04.

萧乾:不能错过书市全年最低价

双十一,当然是文人们“买书如山倒”的好时机了。

热衷淘书的萧乾,对东安市场颇为怀念。萧乾写道,在东安市场买书,要和书商“斗智”。书商一旦发现萧乾看中了哪本书,他便抬高价码,萧乾发现后,再去买书时,就同时从架子上取下三四本书,请书商一一开价。等书商一一报完价码之后,萧乾才说出自己真正想买的那本。这种方法初试很灵,后来书商也不上当了。“凡是我挑出的书,他一律都加了价码。”

如果民国也有双十一,萧乾便不用费心思与书商周旋了,能不能抢到心仪的书,就要看速度是否比得过各路文人了。

参考资料:

《鲁迅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人淘书之乐》

《林语堂:我怎样买牙刷》

图源:网络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