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那抹“志愿红”——记“河北好人”刘文江
发布时间:2025-07-28 06:20:40 来源:无线石家庄

凌晨4时,城市尚在沉睡。在新华区天翼路,“雪中炭爱心粥屋”的灯光已然亮起。身着红马甲的刘文江仔细巡视着操作间。操作台前,大学生志愿者小赵正将熬好的绿豆汤分装进杯,准备为即将开始工作的“城市美容师”送去一份可口的早餐。

刘文江是河北雪中炭公益团队的发起人。自2006年从部队退役以来,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秉持“公益不是独行,而是点燃全城的火种”这一信条,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的力量。他曾荣获“河北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慈善十大诚信人物”等称号。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事业。

2020年冬,刘文江牵头创办首家“雪中炭爱心粥屋”,自掏腰包50余万元,每日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免费早餐。如今,粥屋已发展至4家,累计服务超27万人次,送出免费早餐15万份,累计收到8万元爱心物资,8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此外,他定期为环卫工、绿化工、空巢老人等提供义务理发、过生日、义诊等服务。

“看到他们披星戴月出来,一身汗水和尘土,就想有个地方让他们歇歇脚,吃口热乎的。”刘文江道出创办爱心粥屋初心。面对持续高温,他特意备足清热解毒的绿豆粥、冰镇酸梅汤等解暑用品,置于显眼处。

在太行深处,刘文江的公益触角延伸至留守儿童。14所山区学校运行着他设计的“双轨助学”:每年配送价值10万元的学习物资,2000册图书组成的“流动图书馆”在山区间流转;暑期组织45名留守儿童走进省科技馆。

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发生时,刘文江闻讯后立即行动,星夜兼程协调资源,迅速筹措了价值30余万元的冲锋舟、食品、药品等紧急物资,亲自带队驰援灾区。在洪水肆虐的二十多个日夜里,他与救援团队并肩作战,积极参与转移受困群众,尽管嗓音嘶哑、皮肤晒伤,却毫无怨言。无论是雅安、玉树地震,还是鲁甸灾情……他始终冲锋在前,积极捐款捐物,并带领志愿者团队赶赴一线参与救援。

2023年,刘文江探索公益助农新模式,通过直播推介赞皇大枣、核桃。他组建大学生直播团队,培训农民成为“新农人”,推动赵县烤梨、晋州葡萄、平山苹果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

在他的感召下,河北雪中炭公益联盟应运而生,汇聚4.7万名志愿者,培育出助农直播、社区养老“暖心敲门行动”、专业化应急救护队等精干力量,织就覆盖城乡的公益网络。青年志愿者李敏感慨:“跟随刘哥投身公益,我们深刻领悟了责任与担当的分量。”

清晨的粥屋外,环卫工们陆续到来。刘文江快步迎上,红马甲在晨光中格外鲜亮。刘文江深知,公益之路任重而道远。但他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他常说:“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随着“雪中炭爱心粥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这个团队中来。他们或是学生,或是上班族,或是退休老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项公益事业。(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刘青)

编辑:任闪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