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说起新乐市东安家庄,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摇头,路不通、环境差,是远近有名的穷村、乱村。东安家庄的变化来自于2014年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随着道路胡同被打通、垃圾污水被清理,村容村貌是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不仅老百姓住着舒心了,东安家庄还被评为了河北省美丽乡村。
由于历史原因,东安家庄村内7条主路,3条不通,45条小街巷,12条不通,村民有时到邻居家串个门,甚至都要绕一条街。建设美丽乡村,东安庄村把第一仗放在了解决道路不通的老问题上。但真要打通,有的村民又害怕自己利益受损,不愿意拆迁。党支部书记王金瑞就带着村干部一户户做工作,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最终,村里3条主街道、12条小街巷全部顺利打通,进行了硬化,村民们也告别了雨天泥、晴天土的日子。
新乐市东安家庄村民王集中说:“原来都是水 一下雨净是坑,一下雨就走不了了,不下雨还好一点,一下雨整个走不了,现在好了,都修好了,弄得也干净,别的不说,现在村里年轻人找对象容易多了。”
道通了,路面硬化了、美化了,东安庄村的面貌得到了不小的改善。不过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光做面子工程,还要把“里子”建设好。东安庄美丽乡村建设的下一步就是改造使用了几十年的连茅圈。有了修路的变化,村民们改厕的热情也很高涨,一年多的时间,村里500多户村民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座便器,改造了洗澡间,一年四季都能洗上热水澡。
新乐市东安家庄村民王集中告诉记者,从前农村里都是连茅圈,原来都养猪,后来不养猪了,都是连茅圈,现在都是蹲便了,跟城市里一样了,家家显干净。
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家里环境越来越好,东安家庄党支部村又趁热打铁,发动群众采取村筹户集的方法,筹集了200多万,打了深水井1眼,建加压罐两个,铺设街道地下管道8380米,新建6座地埋式垃圾池,在村里栽植了5186棵速生杨、法梧、玉兰等,改造了连茅圈厕所503座,安装路灯82盏,实现了村庄24小时安全供水和生活污水的无公害处理。2016年,全村537户又全部用上了壁挂炉,解决了近2000人的冬季取暖问题。
如果说我们能看到的是村里硬环境的变化,更多软环境方面的建设更加让村民住着舒心、省心。2014年,东安家庄村两委按照“让群众动嘴 干部跑腿”的工作思路,在村内设置了便民服务站,小到充话费、购买化肥种子,大到跑办手续、办理各种证件,对村民的事务实行全程受理、无偿代办。70岁的王大爷给自家三岁的孙子办理幼儿园入园手续,这不很快就有了结果。
环境变美了,居住舒心了,还要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结合村里地域特色,东安庄村又探索开展了大棚种植,发展起了自己的富民产业,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都能尽快的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