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
筑牢石家庄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 张超超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石家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以石家庄之稳为全省全国之安作贡献。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成功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石家庄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实际行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筑牢忠诚根基,校准国家安全“定盘星”。坚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课”,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深远谋划和战略考量,时时处处对标对表,自觉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忠实捍卫者。坚决扛起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国家安全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的领导就覆盖到哪里。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全域防护“安全链”。坚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各领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健全完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同联动,全面提升综合监测、风险识别和预警预防能力,着力构建党委统筹抓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上下协调联动的大安全格局。
三是凝聚全民共识,打造群防群治“严密网”。坚持集中性和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整合资源、突出特色,认真办好“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集中宣教活动,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度、参与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筑牢平安稳定的人民防线。
二、坚持把捍卫政治安全摆在首位,筑牢国家安全体系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石家庄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实施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各种政治安全隐患。
一是夯实反渗透反颠覆坚固防线。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密切关注西方策动“颜色革命”新动向,围绕重要时间、敏感事件节点,加强情报信息搜集、分析研判、核查处置,坚决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和非法宗教渗透、邪教滋扰等活动,严防发生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案事件。
二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赓续西柏坡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杂音噪音,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凝聚力、向心力。坚决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密切关注处置网络谣言及不良信息,紧盯不放、一寸不让,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巩固拓展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
三是扎实做好重大活动安保维稳。石家庄作为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承担着拱卫首都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不断健全完善方案预案,紧盯重大活动、关键环节和重点对象,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切实筑牢“三道防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将防风险的关口前移,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严防敌对势力借机生事、滋扰破坏。
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石家庄认真贯彻“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理念,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持续夯实维护国家安全的经济基础,积极维护有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环境,推动形成以发展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是着力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一手抓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城市宜居宜业,着力做大做强做优五大主导产业,全面叫响“中国好药·石家庄造”、真“芯”“石”意打造电子信息高地两大产业IP,2024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8203.4亿元,在全国排位由2021年第40位上升至第35位,增速连续三年稳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方阵。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二是着力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我们坚持动真碰硬、重拳出击,持续打好打赢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房地产领域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整治、涉众非法集资处置“三场硬仗”,坚决遏制违规新增隐性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着力在正本清源、整治顽瘴痼疾中改善“硬环境”、提升“软实力”,打出了声威、打出了公心、打出了正义、打出了形象。
三是着力维护生态安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空气质量连续4年退出全国“后十”,蓝天白云、群星闪烁正在成为常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超额完成国土绿化任务,滹沱河重现碧波荡漾、水清岸绿的靓丽美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石家庄逐步变为精彩现实。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步伐,持续推动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抽水蓄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四、始终以人民群众安全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石家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中国建设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石家庄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为契机,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改善力度,及时回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以更大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巩固拓展“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成果,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以更实举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坚持惩防并举,持续强化“惩”的震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坚决防止发生极端恶性案事件。不断筑牢“防”的屏障,强化重点场所、大型活动管理和社会面巡控,常态化排查处置各类风险隐患,让平安石家庄更加可见可感。
三是以更高标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把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性工作,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人工智能安全等方面工作,建强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出现突发情况立即反应、妥善处置,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编辑:任闪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