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如何保障五保户们过一个幸福年一直被政府所牵挂,为此,我市民政部门首创了“五保颐园”工程,这对于全市的五保户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鹿泉市现有五保对象710名,日常生活中,除部分在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外,不少五保户受生活习惯影响不愿入住敬老院,这就形成了一些敬老院床位闲置的情况。而对于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来说,虽说每月能及时领到政府发放的生活费,但由于身体原因和智力障碍等情况所限,他们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不便。如何解决分散供养的现有问题,更好的发挥集中供养敬老院的作用呢?市民政局推出了“五保颐园”供养模式。
市民政局低保处副处长曹锐:这种供养模式在全国都是首创的, 以前发了生活费基本上就交给村委会来管理了,存在一些漏洞,现在由这些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定期走访,上门巡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以鹿泉为试点县创立的“五保颐园”工程,主要依托县建县管的区域或中心农村敬老院,由敬老院院长兼任“五保颐园”园长,从每一名农村五保户亲友中选聘一名帮扶员,签订五保供养协议,对有自理能力的五保户进行日常照料;而对于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或残疾不能自理的五保户,政府将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照顾。同时,民政部门鼓励志愿者加入公益行列,让这些“孤巢老人”老有所养,老友所乐。
市民政局低保处副处长曹锐:全市41所农村敬老院,其中300张以上床位的有35所,每个县平均2所以上,完全有能力去做这些工作,责任更明确、工作更细致的去为这些分散五保户提供帮助,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体现政府关怀。
各县市供养标准按三类划分:
困难县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300元,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3600元;
一般县市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500元,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3800元;
较好县市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700元,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