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播出了陈大哥辛苦攒钱买了一辆一汽大众新速腾,可是回家之后却发现车辆部件不是原装的问题,过去快一星期了,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呢?
陈大哥是今年8月初的时候,从庞大一汽大众4S店买的一辆新速腾轿车。开了一个多月一直没有什么问题,到十月份的时候为了方便出行,他准备安装一个导航,可就在按装的时候,却发现后备箱内有很多碎玻璃。
比照几块挡风玻璃编号之后,陈大哥发现后挡风玻璃的确有问题,于是就找到了4S店,对方也承认陈大哥购买的车辆换过玻璃,并且在销售时未告知陈大哥。
在经销商心中很小的问题,在我们消费者眼中就不是小事了,您能隐瞒我新车配件换过的问题,是不是也会隐瞒别的消费者呢?鉴于这种情况,陈大哥提出了退换要求。
双方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最终不欢而散。我们节目播出之后,也引起了双方重视,又进行了协商,快一周过去了,那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呢。因为陈大哥在外地办公,所以我们电话联系了他。
双方二次协商,具体补偿依然没有结果,这让记者也有些无奈。记者也通过网上搜索关键字“新车,售前,事故”,发现这样隐瞒车辆维修情况,当做新车销售的事件在全国都多有发生。如2010年9月10号,杭州网报道《奔驰售前被动过 浙江之信隐瞒事实》,购车人发现车辆有螺丝被动过后重新上过漆的痕迹,4S店答复这是售前检查造成,疏忽大意忘了告知消费者。再比如说昆明的刘先生,2007年底,花11万买回的新标致汽车,竟然发现售前修过12处。4S店的答复竟是,车辆从生产商运抵经销商处时,有部分非核心部件破损或性能异常,运输途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螺丝松动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为保证该车辆的质量,销售商有权对该车辆的部分非核心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这一答复,与陈大哥购买车辆的一汽大众4S店回复,出奇的一致。
记者不知道车辆售前维修调整,或者更换部件的问题是不是汽车销售行业的内部潜规则。但是对于这样的售前问题,没有告知消费者,肯定是不合适的。陈大哥的问题也是偶然发现的,如果不是安装导航,他可能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车辆售前被换过部件。那我们怎样才能减少这样的问题发生呢?
我们说了这么多,也是希望问题能够解决,陈大哥这样的事少发生,毕竟买车在现在的家庭里还是大事,谁都希望买的舒心,也希望汽车销售行业能严格把关,把问题在售前都告知消费者,不要等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