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走出火车站,除了满眼的好奇之外,旅客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为自己引领指路。在石家庄火车站出站口的广场上,一个名为“义务指路”的“老年帮忙团”默默地为南来北往的游客义务服务了7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孙女士几年没回石家庄了,对于想去的地名方位说不太清楚,老年帮忙团里的吴大爷便拿出地图,和孙女士比划着说起了方向路线。
孙女士:几年没回来了,心里也没底,不过在车上听一个旅客说,车站有专门指路的,这才心里有底了。指的特别清楚,太感谢了!
“义务指路”的吴子英、马智,来自太行老年大学。他们开展这项“义务指路”工作,已经有7年时间了。7年间,他们就如同上班一样,按照排班表,两人一班,周一到周五轮流值班,8点半准时开始工作。 火车站客流量大,问路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虽然他们已对大部分的地点和公交线路了如指掌,但是为了更便于记忆和向乘客解释,他们还自制整理了交通线路指导图册来为旅客导航。虽然是一本小小的册子,老人们却颇费周折,随着公交线路的变更,老人们手里的指导图也与时俱进,遇到偏僻的小街巷,老人们还要亲自去走走。
马智: 回头上网查,实地走,弄清楚。
旅客2:解释地特别清楚,像我们外地的,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叔叔阿姨们给我们一说,觉得特别好。
老人们日复一日的义务指路,认真负责的耐心解释,火车站执勤的民警看在眼里,深受感动。
民警:我们在巡逻的时候,看到这么热的天,说让阿姨们到我们房车里,这里凉快些,也不耽误指路,可阿姨们说这样很多人会看不到,所以还是坚持在原来的地方,他们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上午的时间,问路的人一批接一批,马扎放在身后,来不及坐,水杯放在桌上,顾不上喝。当被问及,
马智(62岁):我们就是会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只要我们还在,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有一点能量就发一点光,直到做不动了。
义务为人指路,举手之劳,普通人都能做到。可贵的是,7年的坚持,不图回报。六、七十岁,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老年帮忙团”的十几位老人却坚持发挥余热,传递着温暖,也感动着城市,让我们所有的为他们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