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不仅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更是关系广大市民能否平安出行、顺畅出行的重要因素。从交通管理部门到普通市民,从交通参与者到志愿服务者,每一个角色都在为城市文明交通环境而努力。
桥东交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 魏晓宾:中间不许走,一个是对咱们不安全,再一个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按规定要对你们进行处罚。
这是记者在建设大街裕华路口拍摄的场景。执勤交警告诉记者,近期全市交管部门全面启动了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行为治理行动,对于闯灯通行、横穿十字路口等行为进行教育处罚。除此之外,在一些重点路口,交管部门还设置了文明出行提示牌,通过高清摄像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抓拍,并予以曝光。
而针对市区存在的“三车”肆意急行、穿行等乱象,交管部门从今年2月中旬,启动的“三车”治理专项行动,目前市区二环内“三车”数量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市交管局还和团市委共同发起“文明交通、青年先行”志愿服务活动。每周六日,头戴小红帽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会出现在市区一些主要路口,协助执勤民警劝阻行人闯红灯、乱穿乱行、越线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铁道大学的张艺就是其中一员,她已经是第二次来到裕华路青园街口参加志愿服务了。
学校周围往往是交通易发生混乱的区域,然而在维明大街小学门前,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早上7点半,一些头戴小黄帽、身穿黄色马甲的家长志愿者分散站在维明大街小学门前的绿化隔离带上。他们的任务就是,当送孩子的车辆行驶到附近停下时,立即走上前去将车上的孩子接下来,送到便道上。这样一个小小的“开车门”举动,让每辆送孩子的车辆从过去一停两三分钟,到现在只停不到一分钟,学校前的道路看不到任何混乱。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多个方面。而能否做到有序出行、文明出行,应该说是最为直观的表现。一盏红灯、一条停车线,不仅是对我们生命安全的保护,也是在考量每个人的文明素养。只有每一个人将尊规守法的理念植入心底,将最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的标准执行在行动中,才能让文明出行成为城市大街小巷流动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