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结束了,出去玩的市民这会儿可能坐在家里,还在回忆出游中的难忘经历。纵览各大媒体关于五一小长假的报道,都躲不开一个词,那就是“人山人海”。围绕着人山人海,交通拥堵、车祸增加、住宿、门票涨价,景区超负荷运转,游客和主办方起冲突,随地吐痰、遍地垃圾各种不文明现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步产生,被网友戏称的“中国式旅游”,在这几天里再次集中涌现出来。
为了应对海量游客,北京故宫五一期间开启了30个购票窗口,但由于游客进入故宫需经过“地铁式”安检,所以参观故宫依然要排很长的队。5月2号,四川乐山大佛景区迎来游客高峰,当天2万五千多名游客进入景区,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贵州,截止2号中午十二点,2万七千多名游客涌入黄果树瀑布景区,接近景区峰值。
游客骤增、景区接待能力不足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游人的安全问题,小长假第一天,河南焦作市青龙峡风景名胜区就因为缆车停运,致使数百游客深夜滞留峡谷5个小时,游客不得不摸黑爬山脱困。因为人多拥挤,五一期间,成都动物园有90多名孩子与家长挤散。每天都有几十个小朋友上演“妈妈去哪儿了?”的寻找场面。
小长假出游,人们为的就是看美景,然而一些景区的宣传却只是看上去很美。4月30日晚,杭州萧山湘湖一场以放飞萤火虫为主题的活动现场,游客与主办方发生冲突,导致活动现场部分设施被砸,上演了万人退票的场景。原来活动主办方承诺,现场放飞近3万只萤火虫,游客可观赏到“飞火流萤”般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这让原本每人30块钱的门票炒到了每人180元,吸引了一万多名游客进场。然而,活动开始就有游客抱怨称,苦等了近两小时,只看到几只萤火虫。
欣赏不到美景让人懊恼,然而一些游客身处美景时的行为也让人不敢恭维。今天就有观众就发来图片向我们反映,小长假第一天,石家庄植物园游客明显增多,而随之而来的垃圾更是不少。
乱丢垃圾破坏的是公共环境,而很多游客为了尽兴,在景区如入无人之境,毫无顾忌地破坏公共秩序。在云南昆明动物园里,一些游客为了拍照,竟然越过警戒线,把孔雀追的到处跑。
景区人气火爆,各地的交通压力陡增,由于小长假期间高速免费,滚滚车流涌向高速,京沪高铁无锡路段部分加油站不得不实施限量加油,以保障每辆车都能加到油。在5月1日当天,江苏省全省高速公路通行量达到220万量,创下历史新高。铁路方面,五一小长假期间客流量将达到364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4%左右。车流量猛增,交通事故频现。5月1号凌晨,在新疆巴州公路上发生一起小货车和越野车相撞事故,导致小货车司机被困驾驶室内动弹不得,双腿有被截肢的可能。经了解,事发原因是越野车司机回家心切,超速导致事故发生。因为事发时间为凌晨,两位司机还存在疲劳驾驶的可能
每个假期,人山人海似乎成了各个景区不变的特色。看人还是看景,经常成为很多市民出游之前的艰难选择。但是因为假期少,机会难得,明知人多咬牙也得去,不去对不起这难得的假期啊。带着纠结,带着情绪,带着猜疑,游客们上路了。从脚步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就好比开启了一次探险之旅。堵车怎么办?人多怎么办?门票涨价怎么办?住宿、吃饭怎么办?安全怎么办?一系列的未知数,不知会制造出多少闹剧。扎堆的“中国式旅游”,能走出“人山人海”的困局吗?
带着疲惫与不满,很多市民结束了五一小长假。人满为患,显然很多景区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除了发掘新的旅游景点,分散大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外,一些传统旅游景区也在探索新模式,缓解人多带来的不便。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就推出了扫描二维码的新方式,售票检票,大大节省了游客排队的时间。
还有的景区通过提高票价,利用价格杠杆来控制人流,但效果并不理想。有游客表示,如果不解决假期里游客扎堆出游的问题,很多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
公共假期少而集中,旅游成本高,旅游选择少,成为市民吐槽的主要内容。郭省认为,假期出游“人山人海”问题的实质是“扎堆休假”,要想走出假期出游困境,必须让“泛旅游”的概念深入人
心。
有人说,不想“人山人海”也容易,取消小长假,黄金周,马上景区就没有人了。这种建议,不知会让那些本就抱怨假期少的同志们情何以堪。很多人周末加班已经成为常态,以今天的工作节奏和生存现状,更多的人是陷入了“放假拼命玩,放完假拼命上班”的怪圈。完善休假制度,改变旅游观念,政府加强引导,景区增加调控措施,人山人海的“中国式旅游”也许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