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冬天:盘山路中有人家
发布时间:2013-11-17 09:42:06 来源:民生关注


在您印象中,大山深处的人家是什么样的呢?男耕女织到傍晚炊烟袅袅还是土房灰瓦?其实现实生活中由于交通的闭塞,很多大山深处的村民们很少出村子,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日子。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辛。昨天,《民生关注》幸福冬天活动组就和新联合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平山县两个偏远的山村,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并将针对实际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

平山县观音堂乡大坪村离市区近200公里,由于山路蜿蜒,驱车四个小时才能到达。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年轻男女都走出村子到城市打工,而老年人则大部分则留在了家中。在家中留守的村民梁根锁和苏河联今年已经65岁了,平时两位老人只靠种些玉米和土豆过日子,一年到头,这些庄家也就能卖600到700块钱,这也是两位老人一年唯一的收入。

老人说孩子们一年中只有春节才能回来,就连老伴梁根锁六月份摔坏了眼睛也没敢告诉孩子。

时至中午,两位老人并没有准备午饭,老俩说自己已经习惯了每天只吃两顿饭的生活。其实我们明白,多吃一顿饭,就意味着要多出一分开销。

走在偏僻的村落内,明显感觉到气温要比市里低了很多,然而村民们却还穿着薄薄的单衣。当我们来到梁浅莲家附近时,远远的就能看见这个已经90岁的老人正在门前晒太阳取暖。其实与其说村民们是习惯了寒冷,更不如说是习惯了没有厚衣服穿的日子。

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来到了观音堂乡的麻地沟村。在这里记者了解到,由于家庭贫困,杨将和、杨存怀俩兄弟俩至今都没能结婚。在他们家里的土炕上,堆在一起的衣服引起记者的注意,上面白色的针脚很是扎眼。

弟弟杨存怀说,哥哥有胃病,需要定期吃药,然而自己和哥哥俩人一年到头几百块钱的收入,买药都困难就更不用说其他的开销了。

村民们生活状况每一个细节,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深处。面对这些质朴的面孔以及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村民,我们心中涌现出更多的想法就是:“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的冬天变得更加温暖。”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